[实用新型]足踝万向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766.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邓廉夫;黄萍;齐进;王晋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加载 装置 | ||
1.一种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加载装置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第三转动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为矢状面转动组件;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为冠状面转动组件;所述的第三转动组件为水平面转动组件;
其中,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至少包括实验样本固定平板和第一U字型支架;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二U字型支架;所述的第三转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三U字型支架;
其所述的实验样本固定平板经其两端的第一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U字型支架连接;
所述的第一U字型支架与所述第二U字型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U字型支架的两端分别经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三U字型支架的两端连接;
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下方,设置夹头连接棒;
所述的第三转动组件经夹头连接棒固定在力学实验机的夹头基座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各个U字型支架分别包括一个横板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板两端的左、右立板;在各个左、右立板上对应设置有转轴孔,在转轴孔中分别设置对应设置有转轴;
其中,所述第一U字型支架的第一左、右立板经左、右第一转轴与所述实验样本固定平板的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U字型支架的第一横板与第二U字型支架的第二横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U字型支架的第二左、右立板,分别经左、右第二转轴与第三U字型支架的第三左、右立板对应连接;
所述第三U字型支架的第三横板底部,与所述夹头连接棒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板的纵向轴心线与第二横板的纵向轴心线成90度夹角。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左、右第一转轴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实验样本固定平板的两端,分别经过左、右第一转轴内侧的夹持槽,与左、右第一转轴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U字型支架一侧立板的内侧和另一侧的第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固定槽,所述实验样本固定平板的两端,分别经紧固螺丝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槽中。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头连接棒的纵轴心线与所述第三横板所在平面相垂直。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第三U字型支架的至少一侧立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三定位调节孔组,所述的第一/第三定位调节孔组由多个定位孔构成,所述的多个定位孔以第一/第二转轴为半径圆心分布在立板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转轴的纵轴心线设置在同一平面中;所述第一、第二转轴的纵轴心线成90度夹角;所述夹头连接棒的纵轴心线与所述第一、第二转轴的纵轴心线所在平面垂直,且穿过所述第一、第二转轴纵轴心线的交汇点。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实验样本固定平板上设置有足踝离体标本固定孔。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第三转动组件成依次包裹的机械结构,即,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二转动组件中,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三转动组件中,整体构成一个可使所述实验样本固定平板作万向运动的六自由度复合运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未经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7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饰前立柱笔筒式结构
- 下一篇:团体用废电池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