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铸铁加工刀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613.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熊韬;郑启文;吴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名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20 | 分类号: | B23B27/20;B23B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铸铁 加工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刀片,特别是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属于切削刀片领域。
背景技术
耐磨铸铁是在润滑条件下,具有摩擦系数小,在工作中磨损少、动力消耗小等特点的铸铁,亦称为减磨铸铁。用于机床床身、导轨、拖板、发动机缸套、活塞,各种滑块、轴承等。常见耐磨铸铁有磷系、钒钛系、稀土系、铬钼铜系、硼系、锑系铸铁等。因此通常加入有铬、钼、钒、钛、铜、磷、硼等合金元素。耐磨铸铁中的硬化相对耐磨性有显著影响。硬化相在基体中起支撑骨架的作用,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硬度,而且应不易从基体中剥落。加入合金元素多在于形成硬化相来提高耐磨性。
由于耐磨铸铁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其切削加工非常困难,常规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耐磨铸铁磨损剧烈,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很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优异使用性能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其特征在于由硬质合金基体和CBN刀头构成;硬质合金基体为带中心孔的正方形,其四个顶角位置均有一凹槽,凹槽为两个相互连接的正方形;CBN刀头焊接在硬质合金基体的凹槽位置,并与硬质合金基体形成完整刀头。
所述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其特征在于硬质合金基体的凹槽的两个正方形大小相同,凹槽边长为基体正方形边长的1/10~1/4,根部正方形的缺口长度为凹槽边长的1/4~1/2。
所述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其特征在于CBN刀头的刀尖圆弧半径为0.8~1.6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的优点在于:(1)采用焊接CBN刀头的方式可避免整体CBN对材料的浪费。(2)CBN与硬质合金基体连接简便可靠。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对CBN加工孔,对基体采用层状结构,而且连接后容易产生机械应力。(3)硬质合金基体凹槽采用相连接的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形成根部对端部的制约结构,焊接后CBN刀头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易从基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示意图
其中:1是硬质合金基体,2是CBN刀头,3是凹槽端部正方形,4为凹槽根部正方形, R0为硬质合金基体正方形中心孔半径,R为CBN刀头的刀尖圆弧。L0硬质合金基体正方形边长,L1为凹槽正方形边长,L2为凹槽根部正方形的缺口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硬质合金基体1和CBN刀头2两部分构成。
硬质合金基体为带中心孔R0边长为L0的正方形,其四个顶角位置均有一凹槽,凹槽为两个相互连接的正方形3和4,其大小相同,其边长为均为L1,L1为L0的1/10~1/4,在凹槽根部的正方形有一缺口,其缺口长度为L2,L2为L1的1/4~1/2。
CBN刀头焊接在硬质合金基体的凹槽位置,并与硬质合金基体形成完整刀头。CBN刀头的刀尖圆弧半径为0.8~1.6mm。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采用CBN与硬质合金焊接的方式,可以避免整体CBN对材料的浪费。第二,硬质合金基体凹槽上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相连接的正方形,形成根部对端部的制约结构,焊接后CBN刀头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易从基体脱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耐磨铸铁加工刀片,其使用寿命提高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名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名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