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573.5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柏;黄卓敏;王立江;沈斌;余天云;廖晓峰;李玉云;张莉;施勇琪;伍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52;C02F1/44;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渗滤 处理 浓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城市垃圾引起了各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正按照以减量化为基础,以无害化为主体,以资源化为目标的垃圾治理基本方针稳定发展。就研究现状而言,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垃圾焚烧法、堆肥发酵处理法和卫生填埋。
垃圾焚烧法除了烟气污染等需要进行控制和处置以外,同样也存在垃圾渗滤液的问题。这是一种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含盐量高、腐殖质浓度高的废水,处理难度非常大。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回灌法、物化法、生化法等。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的渗滤液处理设施,其处理后出水都不能满足《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目前,垃圾渗滤液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为生化法+膜处理,但是膜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缩液水量较大,且浓缩液属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难度大,限制了生化法+膜处理联合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主要处理方法为回喷和蒸发。回喷法会使焚烧炉炉膛温度过低、甚至熄火的状况;蒸发法由于能耗高、设备昂贵且设备损失严重,暂时难以推广,另外,如将浓缩液直接蒸发或喷雾干燥因浓缩液中含中盐和有机物,会造蒸发器和喷雾干燥器板结,传热系数下降,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无法处理。因此,至今并无有效的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且对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好。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包括:
浓缩液收集槽,用于收集储存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
反应箱,供碱液与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进行反应;
管式微滤膜装置,用于对反应箱内的反应液进行微滤;
板框压滤机,用于对微滤截留液进行脱水,该板框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浓缩液收集槽的进水口相连通;
电渗析装置,用于对微滤透过液进行电渗析脱盐;
蒸发装置,用于对电渗析浓水进行蒸发结晶;
反渗透膜装置,用于对电渗析淡水进行反渗透浓缩处理;
干燥装置,用于对反渗透浓缩液进行干燥固化。
浓缩液收集槽发挥收集储存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以下简称膜处理浓缩液)的作用,在反应箱内,碱液可与膜处理浓缩液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得到含沉淀物的反应液;含沉淀物的反应液通过管式微滤膜装置进行微滤,得到微滤透过液(即第一透过液)和截留液,截留液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得到第二透过液和泥饼,泥饼可直接经过固化处理,第二透过液回流至浓缩液收集槽循环处理。微滤透过液经电渗析装置进行电渗析脱盐,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蒸发装置对电渗析浓水进行蒸发结晶。而反渗透膜装置对电渗析淡水进行反渗透浓缩,得到第三透过液和浓缩液,干燥装置对浓缩液进行干燥、固化,而所述的第三透过液可直接排放。
为便于碱液的添加,所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反应箱内加碱的加碱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加碱装置带有搅拌装置。
所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微滤透过液中加酸的加酸装置。向微滤透过液中加酸调节其pH可更好的保护反渗透膜装置的膜元件,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箱内带有搅拌装置。可使碱液与膜处理浓缩液充分反应。
所述的管式微滤膜装置包括:
浓缩箱,该浓缩箱与所述的反应箱相连,所述的浓缩箱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板框压滤机相连;
进水口与所述浓缩箱的出水口相连的管式微滤膜,该管式微滤膜带有截留液出口和透过液出口,所述截留液出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浓缩箱相连;
与所述透过液出口相连的微滤产水箱,所述微滤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电渗析装置相连。
膜处理浓缩液与碱反应后流入浓缩箱内,再通过浓缩箱的出水口进入管式微滤膜,通过管式微滤膜微滤后得到微滤透过液和截留液,微滤透过液经透过液出口流入微滤产水箱内进入下一工序,微滤产水箱可保证管式微滤膜装置产水水量不足时,反渗透仍能够正常进行;截留液通过截留液出口流出并返回至浓缩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