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长水口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3059.X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9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逵;付谦惠;林淡群;敖永明;黄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口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连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冶金连铸生产中使用的新型长水口机械手。
背景技术
钢包用于承接钢水并进行浇注作业,为了避免钢包中钢水在连铸浇注过程中钢水直接接触空气,造成钢水的二次氧化,现钢铁企业普遍采用长水口连接钢包下水口和中间包,而长水口的套取则通过机械手来完成。
专利CN202106375U公开了一种自动液压式长水口机械手,实现机械手自动工作。然而,在遇到水口溢钢等工艺事故导致长水口和长水口托圈粘钢时其机械臂不能及时更换长水口,为保证继续生产顺行,不得不进行敞开浇注处理事故直至重新换上新的长水口,敞开浇注造成了钢水的强烈的二次氧化,严重影响钢水质量,并且在敞开浇注过程中还要处理水口托圈粘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简单快速、操作安全方便、劳动强度低、维护成本低和运行安全可靠的新型长水口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长水口机械手,它的机械臂通过销轴与主机械前臂和备用机械前臂相联接,在主机械前臂前端的主托圈支架内装有主托圈,在备用机械前臂前端的备用托圈支架内装有备用托圈。
主机械前臂和备用机械前臂的整体呈“V”型结构。
在主机械前臂上设有主臂固定螺栓。
在备用机械前臂上设有备用臂固定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快速安全的切换长水口机械手,减少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员工作业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具有更换简单快速、操作安全方便、劳动强度低、维护成本低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机械臂,2、销轴,31、主臂固定螺栓、32、备用臂固定螺栓,41、主机械前臂,42、备用机械前臂,51、主托圈支架,52、备用托圈支架,61、主托圈,62、备用托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长水口机械手,是一种冶金连铸领域中的长水口机械手,参见图1和图2,它的机械臂1通过销轴2与整体的呈“V”型的主机械前臂41和备用机械前臂42相联接,在主机械前臂41上设有主臂固定螺栓31,在备用机械前臂42上设有备用臂固定螺栓32,在主机械前臂41前端的主托圈支架51内装有主托圈61,备用机械前臂42前端的备用托圈支架52内装有备用托圈62。在正常浇注情况下,使用主机械前臂41支撑的主托圈支架51及主托圈61,通过销轴2旋转至浇注位并用主臂固定螺栓31紧固;在出现水口溢钢粘结住主托圈61及长水口时,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可迅速拆下主臂固定螺栓31,将备用机械前臂42旋转至浇注位,并将备用臂固定螺栓32拧紧,再换上新的长水口使用;整个操作过程不需使用割枪清理长水口托圈粘钢,也不用进行敞开浇注,极大的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作业率,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保证了员工的作业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作业效率,解决了因水口溢钢等事故需更换长水口的问题,减少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降低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操作员作业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3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硬质合金蘑菇截齿装舟烧结的石墨舟皿
- 下一篇:浇铸蓄电池用连接件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