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转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2980.2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波;齐秉春;黄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耳转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转焊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使用相当广泛,其主要组成材料有电解质、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与极耳。这些材料在加工工艺过程只要有一道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电池质量变差、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传统技术中,极耳铝转镍工序都是通过独立操作来完成的,这样就会导致以下缺点:第一、完成整个操作需要多种单一设备,不仅造价高,且占用地方;第二、由于各操作过程不能一气呵成地连贯性完成,因此对电池极耳的品质以及生产效率都有消极影响;第三、在各工序的衔接过程中需要耗费不少劳动力,增加生产成本,且这一过程对电池极耳的质量也存在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生产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的极耳转焊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转焊机,包括机体,在机体内设置有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在机体上安装有与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连接的镍带放卷机构、镍带校正机构、镍带切断机构、镍带转移机构、铝带放卷机构、铝带切断机构、铝带转移机构、焊接夹具机构和收料机械手机构;镍带放卷机构与镍带校正机构对接,镍带校正机构与镍带切断机构对接,镍带切断机构与镍带转移机构对接,铝带放卷机构与铝带切断机构对接,铝带切断机构与铝带转移机构对接,镍带转移机构和铝带转移机构与焊接夹具机构对接,焊接夹具机构又与收料机械手机构对接;镍带转移机构用于将多卷极耳整体拉送至镍带校正机构和镍带切断机构,完成裁切后镍带转移机构再将多卷极耳转移至焊接夹具机构进行叠合焊接,再由收料机械手机构将成品取出,如此往返循环对产品进行自动作业。
在焊接夹具机构上,通过无油衬套活动轴的导向,对镍/铝极耳进行压实后焊接叠合。
进一步地,在镍带放卷机构与镍带校正机构之间安装有过渡导轮一,用于将多卷极耳通过过渡导轮一后呈规则状与镍带校正机构对接。
进一步地,在镍带校正机构与镍带切断机构之间安装有过渡导轮二,用于将多卷极耳通过过渡导轮二后呈规则状与镍带切断机构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镍带转移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极耳的气爪一和用于驱动镍带转移机构进行180度旋转的步进电机一,气爪一用于把经镍带切断机构切断后的极耳移动至焊接夹具机构。
进一步地,在铝带放卷机构与铝带切断机构之间安装有过渡导轮三,用于将多卷极耳通过过渡导轮三后呈规则状与镍带切断机构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铝带转移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极耳的气爪二和用于驱动铝带转移机构进行180度旋转的步进电机二,气爪二用于把经铝带切断机构切断后的极耳移动至焊接夹具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机械手机构包括操作台料盒、气爪三和用于驱动气爪三的无杆气缸,气爪三将经焊接夹具机构叠合焊接完成的成品极耳转移至操作台料盒内,完成自动收料循环。
在镍带切断机构和铝带切断机构的活动切刀处,安装有进行精确导向定位的模具导套;并安装有切刀保护结构,可保护人身安全及避免切刀撞击等安全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极耳自动放卷、极耳定长切断、极耳镍带/铝带叠合焊接、自动收料集成在一起,所有操作均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这样可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且各操作工序可以连贯性地完成,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操作工序的转换给电池极耳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为镍带放卷机构,2为镍带校正机构,3为镍带切断机构,4为镍带转移机构,5为铝带放卷机构,6为铝带切断机构,7为铝带转移机构,8为焊接夹具机构,9为收料机械手机构,10为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用于完成极耳铝转镍的工序,一种极耳转焊机,包括机体10,在机体10内设置有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未图示),在机体10上安装有与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连接的镍带放卷机构1、镍带校正机构2、镍带切断机构3、镍带转移机构4、铝带放卷机构5、铝带切断机构6、铝带转移机构7、焊接夹具机构8和收料机械手机构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2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胶体蓄电池的新型装配工具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移动电池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