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61274.6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邹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0;B32B27/02;B32B27/08;B32B15/09;B32B15/04;B32B7/1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反射 功能 高分子 双面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防水材料,具有低温柔性、自愈性及粘结性能好等特点,可常温施工、施工工艺简便,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为了提高自粘卷材的物理性能,如抗拉、撕裂强度、抗穿刺能力等,一般在自粘卷材的基础上复合高性能的材料,从而使卷材既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同时又秉承了自粘卷材的施工便利性。
市场上现有的自粘防水卷材一般都是选用玻璃纤维无纺布或聚酯纤维无纺布或其它材料作为胎基,可以大大增强自粘卷材的强度,但却大大降低了自粘卷材的柔韧性,进而使卷材的延伸率大大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卷材达到更好的延伸率、柔韧性等性能,有些自粘卷材采用复合高分子材料,但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采用高分子材料的自粘卷材基本上为单面粘接的。而现在的工程面积一般较大,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先铺设的防水卷材不可避免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经过阳光照射,以及氧和臭氧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不仅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使得高分子单面自粘防水卷材所复合的高分子材料层与自粘胶料所发生的变形量不一致,进而使得卷材各层次间受到的应力不同,此时卷材就会产生起皱、表面翘起等现象,大大地影响了防水效果;而且,卷材中沥青的化学成分不断转变,加上油质挥发,使得沥青脂胶的含量减少,塑性下降,脆性增加,粘结力减低,从而发生老化。另外,卷材在夏季高温下施工时容易发生软化,以致热解流淌,自粘胶料层与隔离膜粘结紧密而导致隔离膜不易撕除,造成施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避免发生起皱、翘起,防水性能优异且方便使用的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层,所述高分子层的两面均复合有自粘胶料层,所述自粘胶料层与所述高分子层之间复合有增强层,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外表面均复合有隔离层,且至少有一个所述隔离层为具有反射功能的PET镀铝隔离膜,所述PET镀铝隔离膜与对应的所述自粘胶料层之间设置有硅油层和反射层,所述硅油层靠近所述自粘胶料层设置。
其中,所述反射层为铝粉层或银粉层。
其中,所述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一端设置有卷材搭接边结构。
其中,所述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两端均设置有卷材搭接边结构。
其中,所述隔离层包括设置于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外表面的一端的隔离层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外表面的另一端的搭接隔离层,所述搭接隔离层包括粘接段与自由段,所述粘接段与所述自粘胶料层粘接并与所述隔离层主体对齐,所述自由段活动设置于所述隔离层主体的表面。
其中,所述隔离层包括设置于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外表面的中部的隔离层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外表面的两端部的搭接隔离层,所述搭接隔离层包括粘接段与自由段,所述粘接段与所述自粘胶料层粘接并与所述隔离层主体对齐,所述自由段活动设置于所述隔离层主体的表面。
其中,所述高分子层为高分子膜面层或高分子片材层。
其中,所述高分子膜面层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
其中,所述高分子片材层为TPO、PVC、HDPE、LDPE、EVA、EPDM、ECB、PE或聚乙烯丙纶材质的片材层。
其中,所述增强层为聚酯无纺布、聚酯网格布、玻纤无纺布、玻纤网格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增强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