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助除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0364.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秦淮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助除颤器。
背景技术
心脏性猝死的人群约90%发生在医院外,而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就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其救治的管件技术就是及时除颤。现有的对医院外猝死者进行及时除颤的技术包括体外除颤器和植入体内除颤器。但体外除颤器需要他人帮忙,当猝死患者发病时周围没有人,患者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植入体内除颤器由于其造价高、植入麻烦,多数人负担不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自助式除颤器,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助除颤器,包括除颤仪和除颤电极,所述除颤电极固定设置在一背带上,所述背带包括Y型背带和环形固定带,所述Y型背带背部为Y型,延伸至胸前为平行两条,Y型背带底部连接所述环形固定带,所述Y型背带交叉处设有背部除颤电极,所述环形固定带上设有心区除颤电极,所述除颤仪通过导电线与所述除颤电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包括感知电极,所述感知电极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带上,通过导电线与除颤仪连接。
进一步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除颤仪连接。
所述除颤仪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表面有一固定卡扣。
所述Y型背带和环形固定带为可调节的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背带将除颤电极固定在患者的背部和左胸口,除颤仪外挂,方便患者随时佩戴,出现紧急情况时,即时自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自助除颤器;2包括除颤仪;3除颤电极;31背部除颤电极;32心区除颤电极;4背带;41 Y型背带;42环形固定带;5感知电极;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助除颤器1,包括除颤仪2和除颤电极3,除颤电极3固定设置在一背带4上,背带4包括Y型背带41和环形固定带42,Y型背带41背部为Y型,延伸至胸前为平行两条,Y型背带底部连接环形固定带42,Y型背带41交叉处设有背部除颤电极31,环形固定带42上设有心区除颤电极32,除颤仪2通过导电线与除颤电极3可拆卸连接。环形固定带上还设置有感知电极5用于检测收集患者心率信息,感知电极5通过导电线与除颤仪2连接。除颤仪2上还连接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上设有声光按钮。除颤仪2包括一外壳21,外壳21表面有一固定卡扣,该卡口用于患者方便将除颤仪21挂在腰间,方便携带。Y型背带41和环形固定带42为可调节的松紧带。
使用时,患者将背带4穿套在胸部,然后通过调整Y型背带41和环形固定带42的长短和松紧程度将除颤电极3紧贴在适当的位置。然后通过感知电极5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测和识别,将检测到的结果传输至除颤仪2的控制软件中。若患者出现异常,控制软件传输信号至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的声光按钮提醒患者自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秦淮医院,未经南京市秦淮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0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缓降器
- 下一篇:一种药物湿敷固定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