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0338.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翁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友平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A45F3/1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丁楚浩 |
地址: | 515644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日常生活中盛饭菜的容器,涉及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壶,尤指一种适用于人们外出携带的保温壶。
背景技术
保温壶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它来盛放饭菜以维持其具有较高的温度。
目前,保温壶多系采用双层不锈钢材料制作,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饭菜保持满足食用温度时间不长的问题。
于是,人们在壶盖和壶体之间设置了塑料内盖,由内盖先盖在壶体上,再由壶盖将壶体封闭,由此得到的保温壶,其饭菜保持满足食用温度的时间将得到较大程度的延长。
但是,使用中发现,当饭菜足够滚烫时,其产生的蒸气具有较大的气压,内盖无法立即盖合在壶体上,必须先释放部分热量,待其降至一定温度,才能将内盖盖上,给使用带来麻烦。
另外,内盖盖上后,当壶体内部温度降低还将导致气压变小,内盖易因负压的存在而产生形变,使其更难以脱离壶体,这又给使用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保温壶,它针对保温壶的结构提出了改进,使内盖不会对使用构成阻碍,且保温时间能够维持较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壶,包括由双层不锈钢制成的壶体和壶盖,以及由塑料制成的内盖,其中,内盖盖合在壶体上,壶盖与壶体封闭,内盖与壶体形成第一封闭腔室,其特点是,壶盖与内盖形成第二封闭腔室,内盖上开有气槽,气槽使第一封闭腔室和第二封闭腔室连通。
这样,当保温壶盛入滚烫的饭菜,并盖上内盖时,部分蒸气可从气槽排出,使内盖能够顺利地盖上,重要的是,在盖上壶盖时,还能够利用第二封闭腔室将饭菜的部分热量逐渐存储起来,并建立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封闭腔室气压的平衡,这可用于抵挡外界冷空气的侵入,并满足人们在使用中不会由于壶体内部负压的存在而对内盖的打开构成阻碍。
另外,第二封闭腔室与第一封闭腔室由气槽连通,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封闭腔室气体的交换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样也可以起到延缓热量流失的作用。
由此获得的保温壶,其饭菜保持满足食用温度的时间仍将得到较大的延长,且保温壶盛有滚烫的饭菜时,仍可盖上内盖,而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封闭腔室的气压能够保持平衡,将使内盖打开变得十分容易。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保温壶中内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向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详述:
参照图1-图3,本实施方式的保温壶,包括由双层不锈钢制成的壶体1和由双层不锈钢制成的壶盖2以及由塑料制成的内盖3,其中,壶体1外侧于近壶口处形成有环形的凹槽11,内盖3于边沿末端形成向内的环形的凸缘31,内盖3盖合在壶体1上,由凸缘31卡入凹槽11,可使内盖3与壶体1封闭,内盖3与壶体1形成第一封闭腔室a,由壶盖2与壶体1封闭,而在壶盖2与内盖3形成第二封闭腔室b,另外,内盖3上开有气槽32,气槽32使第一封闭腔室a和第二封闭腔室b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友平,未经翁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0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搅拌机
- 下一篇:烤箱箱体的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