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轴可多向调节的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60187.9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光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9/02;F21W10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轴 多向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自动进行水平转向和俯仰转向控制的光轴可多向调节的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大灯、高档摩托车大灯等高效照明光源有了新的功能要求,即:根据需要进行灯体光轴的电动调整,以便达到更加理想的照明效果,其中,能两轴调节光轴的灯体,其使用更加方便和实用;而考虑到节能环保、制造或改装成本、安装空间等问题,在要求此类灯体及系统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要尽量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零件少等特点。
而面对广阔的车灯改装市场,现有的车用大灯已无法满足车辆改装的迫切需求,其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尺寸大、零件多,导致其只能适用于部分车型,安装空间小、通用性差;2、需要重新设计并更换大灯面罩、中隔板和后盖等配套的灯具配件以适配改装后的车用大灯,提高了改装成本且不利于节能环保;3、对于原车中没有大灯转向控制功能的车辆来说,现有的车用大灯无法满足此类车辆改装的需求;4、为提高车用大灯的通用性、增加安装机会,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缩小透镜灯组的整体尺寸(即,使用更小尺寸的透镜或反光罩等)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通用性,保证了安装机会,但却导致光照效果大大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尺寸小、零部件少、安装及使用方便、可自行进行水平及俯仰转向控制的光轴可多向调节的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轴可多向调节的灯,它包括透镜灯组、底座和水平转向控制机构,所述透镜灯组轴连在底座上,所述水平转向控制机构设置在底座内,所述水平转向控制机构控制透镜灯组相对于底座作水平转动,它还包括俯仰转向控制机构,所述俯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和集成直线电机,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固定端与固定座连接,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底座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两侧设置有轴杆;
所述固定座包括中梁和设置在中梁两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对应于轴杆的位置设置有轴孔,所述轴杆套装在轴孔内;
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固定端与中梁连接,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下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球头,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球窝,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球头嵌套在第一弹性球窝内与下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梁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固定端通过销子连接在销孔内。
优选地,所述中梁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球窝,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二球头,所述集成直线电机的固定端通过第二球头嵌套在第二弹性球窝内与中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杆上套装有轴承或外形呈鼓形的轴套,所述轴承或轴套位于轴杆与轴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上连接有截面呈“L”形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纵向侧面封盖在轴孔的外侧,所述金属弹片的横向侧面连接在连接臂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弹片的纵向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结构的力量输出触点,所述力量输出触点与轴杆的外端面相接触。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实现透镜灯组水平转向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的俯仰转向控制机构控制由透镜灯组、底座和水平转向控制机构所形成的整体进行俯仰转向运动,即通过固定座进行固定安装、利用轴关节和/或球关节组成的三点支撑形式、通过集成直线电机进行驱动;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同时实现光轴的水平转向和俯仰转向控制,具有理想的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仰转向控制机构与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转向控制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00、透镜灯组;101、上转轴;102、转向轴;
200、底座;201、上支架;202、下支架;203、轴杆;204、第一弹性球
窝;205、轴套;206、第二弹性球窝;
300、固定座、301、中梁;302、连接臂;303、轴孔;304、销孔;305、
销子;306、金属弹片;307、力量输出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光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光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0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灵芝和平菇为原料的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测试分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