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式大规模悬浮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9669.2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文;郝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M3/02 | 分类号: | C12M3/02;C12M1/36;C12M1/34;C12M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大规模 悬浮 细胞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摆动式大规模悬浮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动物细胞培养为病毒疫苗的生产提供培养基质,同时也是多种生物药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治疗产品等。另外为了研究体内的生物化学途径、病毒产物、病理学机制及细胞内或细胞间反应等,动物细胞培养在大量的生物检测体系中也得到了应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在培养时对剪切力很敏感,要求也更为严格。传统的动物细胞采用方瓶和转瓶来培养,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该方法存在细胞密度低、病毒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不能满足现代生物制苗的要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悬浮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能够获得大量的病毒产物和高质量的疫苗产品,在国外疫苗生产中普遍应用。
悬浮培养技术中普遍使用的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系统具有结构和操作简单、易于放大、细胞收获方便、细胞培养环境易于检测控制和优化等特点,然而动物细胞培养室对剪切力敏感,因此使用机械搅拌无疑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影响培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效率高、对培养细胞损伤小的摆动式大规模悬浮细胞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摆动式大规模悬浮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摇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摇篮摆动的摆动电机,所述摇篮内装载有培养瓶,所述培养瓶设有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所述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处均设置有半透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电机或机架上设置有调整摆动电机转速的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液入口接有进液管,所述废液出口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安装有截流阀,所述各截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各流量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管上接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摇篮两端分别设有供进液管及排液管穿出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瓶的两端分别设有瓶盖,所述每个瓶盖分别开设有孔,所述孔形成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所述半透膜设置在瓶盖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包括两侧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两个吊环,分别安装在两个吊环上的两根吊杆连接摇篮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摇篮来回摆动使得装在培养瓶内的培养液形成波浪式的运动,对细胞和培养液起到了良好的供氧和混合效果,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剪切力远小于搅拌式混合的系统,极大减少了细胞的损伤,同时培养瓶设置有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新鲜的培养液能够不断补充排出的含有代谢产物的废液,使得细胞的生长获得足够的养分,提高了培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摆动式大规模悬浮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摇篮1。机架由两侧的支架13、螺纹连接在两个支架13顶部之间的横梁14和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架13中部的横杆19组成。横梁14上安装有两个吊环15,两个吊环15上均分别安装吊杆16,每根吊杆16分别螺纹连接在摇篮1的两端,使得吊环15绕着横梁14的转动可以带动摇篮1进行摇摆。摇篮1内设置有软垫,软垫上放置培养瓶3,培养瓶3的内部可以注入细胞及培养液,因此,培养瓶3能够随着摇篮1的摇摆而稳定的摆动,让细胞悬浮在培养瓶3中,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悬浮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无刷直流电动机
- 下一篇:马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