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组装挡墙机构的充电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7329.6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组装 挡墙 机构 充电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壳体电脉冲原理(压和)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来给数码设备充电或供电的带有组装挡墙机构的充电器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诸多用来为诸如无线路由器等数码设备供电或充电的充电器插头,这种电脉冲组装电源,在构造及实际制备过程中普遍都存在一个问题。
如图1所示,这种现有的电脉冲组装电源插头,从外观上看其插头结构除了电源上、下壳(101;102),电源线103,电源正负极铜片104外,还明显存在因为上下壳电脉冲组装后形成的段差105。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结构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塑胶壳体在成型时的产品收缩率变形以及组装时电脉冲的工作原理等因素(工作原理是塑胶产品相对较软的一方先熔接)。使得在整体组装后外观会有明显的段差手感。
对此现有普遍的解决方案是塑胶壳体在成型的时候用成型参数调节产品收缩率变形,让其符合产品的标准。然而这样同样存在隐患,这就是成型机台如果达到一定的参数极限时,其生产时也会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这样会直接导致产品中的不良率。该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管控产品的变形量,但是其风险也是随之存在的,这样相对于传统的调整成型参数作业方式和一般性辅助工具模式来说,经验证明不能更好的降低公司人力、物力成本、及整个产品品质上面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组装挡墙机构的充电器插头。它通过实际结合塑胶壳体成型和组装时电脉冲的工作原理,在下壳结构中加设组装挡墙机构,从而克服了现有同类电脉冲组装电源插头由生产制备所形成的让使用者产生不悦心情的段差手感,保证产品的整体外观美观。同时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并能更好的节减人力和降低公司人力、物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带有组装挡墙结构的充电器插头,包括电源上壳、带有电源正负极铜片的电源下壳、内置电路板(PCBA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下壳的底面的内边沿处设有挡墙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挡墙机构包括挡墙条和挡墙加强筋,挡墙条沿电源下壳的底面内边沿贴设,通过加设的挡墙加强筋来固定在电源下壳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个挡墙机构采用两个或三个以上挡墙加强筋来固定在电源下壳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挡墙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在电源下壳底面的任意一条边或任意两条边或任意三条边或全部四条边的内边沿处。
本实用新型结合市场普通电脉冲组装电源类产品为前提,在结构设计阶段考虑塑胶壳体在成型时的产品收缩率变形,及组装时电脉冲的工作原理等因素(工作原理是塑胶产品相对较软的一方先熔接),追加电源下壳组装挡墙的相关机构,及保证其强度在组装电脉冲时强过电源上壳,好让电源上的的变形在组装时得以纠正,最终保证产品的整体外观美观(光滑无段差)。从而克服了现有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和品质不一,以及加工局限性等问题,从而提升了整个产品的品质,不仅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而且能更好的节减人力和降低公司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脉冲组装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电源插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电源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电源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方框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组装挡墙结构的充电器插头,从结构上来说,它包括电源上壳201、带有电源正负极铜片203的电源下壳202、内置电路板(PCBA板)205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源线204。其中最核心的是,在电源下壳202的底面的内边沿处设有挡墙机构206。这种挡墙机构包括挡墙条2061和挡墙加强筋2062,挡墙条2061沿电源下壳202的底面内边沿贴设,通过加设的挡墙加强筋2062来固定在电源下壳202上。当然每个挡墙机构206根据实际需要可采用两个或三个以上挡墙加强筋2062来固定在电源下壳2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7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板的黄沙清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