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7151.5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民;刘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华宝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1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催化 载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器载体,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与催化器网格上的贵金属涂层产生氧化和还原作用,从而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汽油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尾气中的浮游颗粒所含的有害物质若长期被人们吸入肺部将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已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
目前最常用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都是均匀目数催化器,有400目和600目两种,几何形状也大都采用网格型,如何使汽车尾气最大限度的均匀通过网格进行化学反应,是决定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处理能力的关键;结合附图1所示,在附图1中,该结构进气端A2的表面为平面,当尾气气流进入载体3的进气端A2时,大量的尾气气流会先进入进气端A2的中部气孔,使得集中在载体3中部气孔的温度无法散去,在长期高温下会先导致在载体3中部气孔的贵金属脱落而失去氧化和还原有害气体的功能,而中部气流产生的一部分受阻气流流入进气端A2的周边气孔,从而导致气流与载体3周边气孔的接触面积较小,与中部气孔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气流通过载体3的空间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所述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通过将载体进气端B的中部设置为向内外凸出的弧形面,进气端B的边部为平面,所述平面内部的网格间隙B的间隙大于弧形面内部的网格间隙A,以促使汽车尾气均匀的进入到进气端B边部的网格间隙B内,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大了进气端B边部的网格间隙B,促使汽车尾气能均匀的通过载体的网格,不但增大了汽车尾气与载体周边网格的接触面积,且提高了贵金属涂层与汽车尾气的化学反应能力,有效提高了气体净化率,从而延长了载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包括三元催化器壳体和载体,在三元催化器壳体的内部设有载体,所述载体为网格型,所述载体进气端B的中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在弧形面的内部设有网格间隙A,所述进气端B的边部为平面,在平面的内部设有网格间隙B,所述网格间隙B的间隙大于网格间隙A,在载体进气端B的表面和载体的内面均设有催化剂涂层,所述三元催化器壳体和载体之间设有陶瓷纤维衬垫。
所述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所述的催化剂涂层为贵金属和稀土元素的混合物。
所述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所述贵金属为铂、钯、铑的化合溶液。
所述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所述衬垫为金属网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通过将载体进气端B的中部设置为向内外凸出的弧形面,进气端B的边部为平面,所述平面内部的网格间隙B的间隙大于弧形面内部的网格间隙A,以促使汽车尾气均匀的进入到进气端B边部的网格间隙B内,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大了进气端B边部的网格间隙B,促使汽车尾气能均匀的通过载体的网格,不但增大了汽车尾气与载体周边网格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贵金属涂层与汽车尾气的化学反应能力,且有效提高了气体净化率和载体的背压性能,从而延长了载体的使用寿命,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三元催化器载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在图中:1、三元催化器壳体;2、进气端A;3、载体;4、衬垫;5、进气端B;6、中部网格间隙;7、边部网格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华宝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华宝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7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