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水下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6832.X | 申请日: | 2013-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益堂 |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水下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水下发电装置,尤指一种设于水面下、无污染、能利用自然力来发电的发电机。
背景技术
当代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能源的消费,人类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倒退到中世纪,而能源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我们选择了一条依赖机器和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而当能源危机出现时,我们又求助于技术革新来解决问题,结果呢,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制造着新的问题;而新问题往往比旧的问题还要棘手,能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石油经济时代终将过去。
能源的种类,分初级能源及次级能源。所谓初级能源就是指天然形成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风力、水力、太阳能等。
依其使用的方式又可分为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指随着大自然的运转而永不枯竭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生质能、海洋能等能源。
非再生能源是指其有消耗性,而其蕴藏量有限,甚至会日渐减少,用完就不能再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核燃料、化学能等。
而所谓次级能源就是指初级能源经过处理或转换后所形成的能源,包括电能、电磁能、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煤气等。
可再生能源一词并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根据国际能源总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组,可再生能源是指「从持续不断地补充的自然过程中得到的能量来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五氟化硫、全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等的排放量,以有效的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包括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气温升高等负面的影响。
目前电力的供应,以核能及火力发电为主要供电来源,水力占一小部分,然而核能发电后的废料处理不易,而火力发电在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后,会产生尘埃与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等问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在经历环保政策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往往造成发电厂的运作成本增加,进而会转嫁到用电户身上。
另一方面,现今社会使用众多电器设施而导致电力需求增加,再加上建造发电厂时会因前述问题而易遭受阻力,以致当现有发电厂的发电量不及用电量时,会导致在用电高峰时段,需采以轮流限电的方式实施,对于使用者而言,更为不便。
由于建造上述大型发电厂所需的设备种类众多,其组装上即耗时,且造价昂贵,又不易小型及普及化,而大型发电厂产生的电力又需经数层变电设备来调整电压,才得以供各地区的用电户使用,如此在传输电力时又需考虑电力传输时的耗损问题,如发生故障问题,还需费时检查整个电力系统,以找出故障源。
有鉴于此,如何使发电设备小型化与普及化,让一般地区的用电户也能使用,由此减少电力传输所经过变电设备的数量,来降低电力损耗,以作紧急备用发电用途,还能减少上述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产生,同时为了降低污染,能使用自然力来发电,且在无污染的前提下,提供一发电装置,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自然力来发电,且无污染的改良型水下发电装置。为达上述目的及解决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水下发电装置,包含有:
一设于水面(W)下的水下发电装置(100),该水下发电装置(100)是由至少一发电装置(10)、及至少一与前述发电装置(10)轴接的水下驱动装置(20)所组成;
该水下驱动装置(20)是由一设于水面(W)下的座体(1);
至少一轴设于该座体(1)顶侧端处、一侧与该发电装置(10)轴接,由左右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框体(21、22)相配合组成的转动框体(2);
一对应于该转动框体(2)而设置、环设于该转动框体(2)外,周缘处凸出于转动框体(2)的周缘外,内填充有气体(T)的弹性气囊(3);
一对应于该转动框体(2)而设置、位于该座体(1)一侧,垂直于水面(W),能对该弹性气囊(3)一侧施加压力的加压装置(4);
数个环绕活动设置于该弹性气囊(3)外,位于该第一、第二框体(21、22)间,并与该弹性气囊(3)紧密接触,能与该弹性气囊(3)同步转动,以于行经通过该加压装置(4)对该弹性气囊(3)施加压力的一侧处时、产生位移,供增加施压面积用的压板(5);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益堂,未经詹益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
- 下一篇:一种立式水轮发电机主轴与推力头配合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