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佩戴止血训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747.3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丹;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佩戴 止血 训练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佩戴止血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止血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能,运用是否得当往往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同类别的出血特征要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由于医学生需要对止血技能进行反复培训及操作的训练,从事医疗教学仪器开发的公司也开发了多种止血操作模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佩戴、可进行不同深度血管的止血训练模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佩戴止血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模型由止血模块及束带连接组成;所述的止血模块内置血管槽,血管槽上留有槽孔,模拟血管贯穿在血管槽内通过槽孔与外置的血液供给装置相连,止血模块表面有皮肤切口,暴露模拟血管,在止血模块两侧安装血管塞;所述的束带两端设置粘扣。
所述的血管槽由槽孔向下分别向止血模块的两端延伸在止血模块的边缘形成主干路,并且设置支路,主干路终端为盲端,支路端暴露于皮肤切口处。
所述的支路至少为三条不同深度的凹槽。
所述的模拟血管结构与血管槽吻合,支路至少包括三条不同粗细的血管,最大血管的直径不超过血管槽的直径。
所述的血管塞位于主干路下方,于支路上呈水平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血管槽设置不同深度的凹槽,以及不同粗细的血管,可以模拟不同深度不同粗细血管的出血状态,同时在止血模块两侧安装的血管塞,通过调节血管塞的长柄,可以调控同时出血的血管数目以及血管内血液的流速,止血模块与束带相接,既可以在平台上使用也可以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佩戴止血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佩戴止血训练模型的血管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佩戴止血训练模型的侧面图。
其中:1止血模块、2束带、3血管槽、4皮肤切口、5槽孔、6血管塞、7模拟血管、8主干路、9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佩戴止血训练模型为医学教学及训练模型,该模型由止血模块1及束带2连接组成;所述的止血模块1内置血管槽3,血管槽3上留有槽孔5,模拟血管7贯穿在血管槽3内通过槽孔5与外置的血液供给装置相连,止血模块1表面有皮肤切口4,暴露模拟血管7,在止血模块1两侧安装血管塞6;所述的束带2两端设置粘扣。
血管槽3由槽孔5向下分别向止血模块1的两端延伸在止血模块1的边缘形成主干路8,并且设置支路9,主干路终端为盲端,支路端暴露于皮肤切口4处。
支路9至少为三条不同深度的凹槽。
模拟血管7结构与血管槽3吻合,支路至少包括三条不同粗细的血管,最大血管的直径不超过血管槽3的直径。
血管塞6位于主干路8下方,于支路9上呈水平安装。
工作原理:模拟血管7贯穿在血管槽3中,通过外置的血液供给装置注入血液,血液在模拟血管7中由主干路8进入支路9,通过调节支路9位置上的血管塞6,可以调控同时出血的血管数目以及单个血管的出血速度,可以进行不同深度不同直径不同出血速度的血管出血训练操作,该模型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应用,也可佩戴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