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6403.2 | 申请日: | 2013-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永鹏 |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G02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400 河南省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挂钩 滤光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光片切换器,尤其是一种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属于摄像机切换滤光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的双滤光片切换器是由滤光片(一片红外截止或吸收滤光片和一片全透光谱滤光片)和动力部分(可以是电磁、电机或其他动力源)构成。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电路控制板驱使切换器中切换到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CCD(或CMOS)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间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光谱光学玻璃开始工作,能够感应晚上红外灯的辅光,使CCD(或CMOS)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从而大大提高了红外摄像机的低照性能,整个画面清晰自然。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滤光片切换器在切换时会出现卡死、不能定位、磁性干扰、成本高、生产速度慢的缺点,影响了摄像机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数据线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显示图案的数据线,颠覆了传统数据线单调枯燥的尴尬局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改变了原先的拔动顺畅程度、增加了定位功能,增加了隔磁效果,镜头座实现扣位,加快了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包括电路板、镜头座、容纳盒、滤光片组件和电机组件,其中,容纳盒包括上盖和底壳,容纳盒内设置有电路板、滤光片组件和电机组件,滤光片组件包括两枚滤光片和固定滤光片的滤光片框,容纳盒内还设有由电机带动且可旋转一定角度的摆动杆,摆动杆的一端与滤光片框活动连接,摆动杆转动带动滤光片框水平移动一定距离,容纳盒的上盖开有外露滤光片的透光窗,镜头座设置在容纳盒上,镜头座外套有外圈,镜头座设有槽型结构,容纳盒扣紧镜头座。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的底壳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机的凹槽,电机组件包括定位针、磁铁、漆包线圈和屏蔽线圈,电机组件设有可折叠的电机盒,电机盒可以折叠后与定位针插入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框上设有扣位槽,摆动杆的一端设有凸起,凸起插入扣位槽内,摆动杆的转动带动滤光片框移动,从而带动滤光片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滤光片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的底壳与镜头座相互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的底壳上设有数个扣槽,上盖上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扣位,扣位和扣槽相互配合将容纳盒的底壳和上盖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框为五金冲压挂钩,通过挂钩的张紧直接扣紧滤光片。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的底壳和上盖在装配后与镜头座扣合,无需螺丝装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解决卡死、不能定位、磁性干扰、成本高、装配速度慢的问题,具有下述的优点:
1.定位针使磁铁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吸附在一定位置,使滤光片定位准确;
2.磁铁、线圈外面套屏蔽磁圈,使磁场隔离在圈内,减少对外界的磁性干扰和磁性对电机的干扰;
3.滤光片框用铜片冲片扣位扣住滤光片使滤光片装配速度更快,降低人工成本;
4.塑胶壳的底壳做成扣位结构不需要装配螺丝,使生产速度加快、降低生产成本;
5.使滤光片在切换时顺畅、无卡死、定位更准确;
6.解决了通磁干扰的缺陷,使电磁干扰更小;
7.使滤光片装配速度更快,降低人工;
8.加快了装配速度,减少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为镜头座、2为外圈、3为上盖、30为透光窗、31为扣位、4为底壳、40为凹槽、41为扣槽、5为滤光片、6为滤光片框、60为扣位槽、7摆动杆、8为磁铁、9为定位针、10为电机盒、100为定位孔、11为漆包线圈、12为电路板、13为屏蔽线圈。
具体是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挂钩式滤光片切换器进行非限制性地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的技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永鹏,未经丁永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