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932.0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昊阳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F16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带,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单位扑灭初起火灾的消防需求的小口径便携式水带。
背景技术
现有消防水管大多适用于连接室外的消火栓,口径较大,例如申请号为201310170171.4的水管接头发明专利,该水管接头包括接头和水管,但是,这种水管存在如下问题:1、口径较大,不适用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及单位实施自救,扑灭初起火灾的消防需求;2、水管的喷头、固定水龙头的胶质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连接件大多为螺纹连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安装繁琐,不便于快速连接;3、水管的连接件易磨损腐蚀,无法长期保存;4、用于固定水龙头的胶质水管一般设有固定弹簧,用于捆绑水龙头,使用弹簧不安全,易发生事故,且弹簧会造成水龙头的损伤,不美观;4、现有的消防水带大都在固定地点放置,而此水带便于携带,随处可以连接水龙头,达到以最快速度扑灭初起火灾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带,该便携式水带口径较小,适用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单位实施自救,扑灭初起火灾的消防需求,且实用耐磨损,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水带,包括水带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带本体两端的进水口固定件和喷头,所述固定件与水带本体和/或所述喷头与水带本体之间分别设置插拔式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便携式水带口径较小,为13-20毫米,可以直接与各种款式的民用水龙头连接,适用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及单位扑灭初起火灾的消防需求;该便携式水带用于固定水龙头的胶质水管以及喷头与水带本体的连接件为插拔式纽扣连接,使用时可直接将水带本体插入连接件,连接方便、快捷;且该连接件为铜质,耐磨损,防腐蚀,可长时间使用,在进水口固定件即胶质水管的进水口设有乳胶管,用于胶质水管与水龙头之间的固定,安全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水带插拔式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水带,包括水带本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带本体1两端的进水口固定件2和喷头3,所述水带本体1由内到外依次为聚氨酯层、涤纶丝层和PVC层;该进水口固定件2优选为胶质水管,用于套装在水龙头,所述固定件2与水带本体1和/或所述喷头3与水带本体1之间分别设置插拔式连接件4;所述插拔式连接件4为钮扣式子母管,所述母管401与水带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子管402分别与固定件2和喷头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固定件2的进水口设有乳胶管5,用于捆绑水龙头,防止便携式水带受水压影响与水龙头分离。
如图2所示,所述子管401插接在所述母管402内,母管401内壁设有弹性凸起,该凸起可选择性的伸缩,子管402对应凸起部位设有凹槽,当子管402插入母管401时,弹性凸起在向下的压力下收缩,至子管402凹槽处弹出,使子管402卡接在母管401内;当子管402需从母管401拔出时,可控制凸起收缩,使子管402拔出。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插拔式连接件4为铜质,使其更加的耐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水带本体1的口径为13-20毫米,更适用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及单位扑灭初起火灾的消防需求。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喷头3设有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悬挂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使喷头3喷射时更加的稳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昊阳,未经董昊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