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地线飞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415.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东;马富龙;夏永刚;王林鹏;王朝伟;孙建兴;杨光杰;孔德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地线 飞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跨线作业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线飞车。
背景技术
地线飞车用于输电线的高空作业。目前在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光缆上进行附件安装、处理缺陷时,常用的方法是工作人员利用单线飞车出线进行操作。但是,目前尚无可以直接跨越地线、光缆上的防震锤、护线条等小型阻尼装置的地线飞车,工作人员如需跨越这些装置从事地线或者光缆上的作业,需要将它们提前拆除,作业完毕后再将其恢复原状;这样将增大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以往的地线飞车的制作材料是生铁,重量在7kg左右,且不能折叠,携带不便。
目前常用的地线飞车不能够顺利通过各种阻尼和振动装置,但为了完成作业项目,通畅在飞车滑动到阻尼和振动装置,采取手动、人力方式将地线飞车迈过去,然后在地线上滑动。这种方式能够代替所设计的多功能地线飞车,但增加了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地线飞车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操作空间小等缺点,具体如下:
(1)工作效率低,采用老式的单线飞车进行地线、光缆上的作业,每一侧拆除和复位附件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工作效率较低。
(2)工作强度大,采用老式飞车出线作业,拆除和复位地线、光缆上的附件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大大的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强度。
(3)操作空间小,采用老式飞车出线作业,空间局限性小,人员在飞车上坐着操作时一直保持一种姿势,长时间作业时操作人员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可以跨越小型阻尼装置的多功能地线飞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地线飞车,包括安全靠背、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横梁,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横梁的中部,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飞车车座,所述支撑杆内套设有抽拉杆,抽拉杆顶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卡接,抽拉杆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脚踏杆,脚踏杆与横梁平行;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连接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内设有两个滑轮,两个滑轮的转轴之间互相平行;所述横梁内同轴套设有靠背转轴,靠背转轴与横梁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安全靠背一端与靠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全靠背的另一端与靠背转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靠背转轴的两端端部均凸出横梁相应一端的端部。
所述安全靠背一端与靠背转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安全靠背为带状,安全靠背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孔,所述孔与靠背转轴的另一端卡接。
靠背转轴的右端设有卡紧头,卡紧头的形状与孔形状相适配
所述滑轮支架包括两个平行的矩形框架,所述两个滑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内,两个平行的矩形框架下端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两端,所述两个矩形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
飞车车座为水平设置,飞车车座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鉴于以往地线飞车在制作材料、携带不便及不能跨越小型阻尼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重量、便于携带及使用舒服。本实用新型,质量轻、携带方便且可跨越小型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采用大轮径滑轮设计,高效,可以顺利通过各种阻尼和振动装置,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2. 在支撑杆内部的抽拉杆用于支撑双腿,可以伸缩。
3. 横梁上安装一个半圆形安全靠背和座椅,能够打开或关闭,增加人员作业舒适度。人性化设计,安全、舒适,适合长时间作业。
4. 重量轻,两滑轮固定横梁可以和下端支撑杆折叠在一起,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全靠背1、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和横梁3,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在横梁3的中部,支撑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飞车车座4,支撑杆2内套设有抽拉杆5,抽拉杆5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脚踏杆6,脚踏杆6与横梁3平行。抽拉杆5顶端与支撑杆2的下端卡接,防止抽拉杆5从支撑杆2内脱落。抽拉杆5可以缩进支撑杆2内,方便携带。
横梁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支架7,滑轮支架7内设有两个滑轮8,两个滑轮8的转轴之间互相平行;横梁3内同轴套设有靠背转轴9,靠背转轴9与横梁3同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支架用液控单向阀
- 下一篇:放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高速分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