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反外抓的锚索锚固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330.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健;王卫军;张革委;武明修;郑留群;郭罡业;杜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反外抓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巷道工程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反外抓的锚索锚固端装置。
背景技术
锚索是通过垫板将锚尾固定于巷道表面,另一端(锚头)固定在巷道围岩的深层岩体中穿过滑移面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端需要将锚固剂充分绞碎,并便于增强锚固效果。目前,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中,锚固端只是将锚索头放入钻孔,推至钻孔底部且通过充分搅拌而打碎锚固剂,达到整体锚固的效果,该方法应用方便,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普通锚索在对锚固剂搅拌时,由于锚索索体摩擦少、强度低和施工等原因,导致锚索锚固剂搅拌不均匀,影响锚固效果,从而使锚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最终可能发生随围岩一起变形,使巷道失去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绞碎锚固剂且能与锚固剂结为牢固整体提高牢固性的带反外抓的锚索锚固端装置及锚固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反外抓锚索锚固端装置。该锚索锚固端装置包括端部反外抓、中空套管和螺母。所述端部反外抓外部刻有左旋螺纹,上端有两个反外爪,下端实体内有一个可供中空套管通过的内孔;中空套管一端均刻有外螺纹,可供安装螺母。
一种带反外抓锚索锚固端装置的锚固方法,其步骤为: (1)锚索锚固端部位装置的组装:首先将中空套管放入端部反外抓中的内孔,再将锚索插入到中空套管中;然后将中空套管端锚索头拨开一段距离,加入钢丝重新旋拧制成粗端锚索;再拧紧螺母施加预紧力;
(2)采用与锚索相配备的凿岩机、钻杆和钻头在围岩内部开钻钻孔;
(3)清洗干净钻孔,将锚固剂药卷放入钻孔内,然后将组装好的锚索锚固端装置紧跟锚固剂放入钻孔内;
(4)将锚索锚固端装置送入钻孔底部,锚固药卷即可伴随进入钻孔底部;
(5)利用台式凿岩机带动锚索旋转将锚固剂绞碎;
(6)利用拉拔装置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安装托盘和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时无需其他装置的安装配合;2)整个组装装置置入钻孔,实现了充分绞碎锚固剂,且能使其与锚固剂充分结合增强锚固效果,克服了传统锚固法仅锚索头不能充分绞碎锚固剂且锚固牢固度不高的缺陷;3)整个组装装置均采用钢制金属,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中, 1.端部反外抓、2.中空套管、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带反外抓锚索锚固端装置包括有端部反外抓1、中空套管2和螺母3。 端部外抓1外部刻有左旋螺纹,下端有两个反爪,上端实体内有一个可供中空套管2通过的内孔;中空套管2一端均刻有外螺纹,可供安装螺母。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带反外抓锚索锚固端装置的锚固方法步骤为:
(1)完成锚索锚固端部位装置的组装:首先将中空套管2放入端部反外抓1中的内孔,再将锚索4插入到中空套管2中;然后将中空套管2端锚索4头拨开一段距离,加入钢丝重新旋拧制成粗端锚索4,防止锚索4从中空套管2内脱落;再拧紧螺母3施加预紧力;
(2)采用与锚索相配备的凿岩机、钻杆和钻头在围岩内部开钻直径为32mm或28mm的钻孔(主要针对规格为Φ15.4mm和Φ17.8mm的锚索);
(3)待钻孔清洗干净后,将锚固剂药卷放入钻孔内,将组装好的锚索锚固端装置紧跟锚固剂放入钻孔内;
(4)将锚索锚固端装置送入钻孔底部,锚固药卷即可伴随进入钻孔底部;
(5)利用台式凿岩机带动锚索旋转将锚固剂充分绞碎,以保证锚固端锚固充分;
(6)利用拉拔装置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安装托盘和螺母。
这样就完成了带反外抓锚索锚固端装置的锚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未经湖南科技大学;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键盘及读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数阶元件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