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曝气增氧盘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186.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麻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益民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曝气增氧盘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的增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孔曝气增氧盘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水体溶氧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曝气增氧和增氧剂增氧,其中以曝气增氧为主要方法。曝气增氧又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机械曝气就是叶轮、水车、射流式等,通过搅动水,造成水与气体的界面接触,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并且气液接触界面断续,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从噪音方面,机械曝气直接放在水上,拍打水的声音很大,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长。鼓风曝气是通过管道将风机输送的空气通入水底,从水底进行曝气,可以让溶解氧分布在整个水体。而鼓风曝气中又以微孔管道增氧效果最好,即通过深入水下的管道上的微孔产生微小的气泡,且气泡非常微小那么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也就大,气泡升起速度慢,接触时间就长,这样气体中的氧就更充分,更容易溶解于水中。但是,目前微孔曝气装置设计不够完善,曝气装置的微孔增氧盘放入水底后不能运动,增氧范围有限。并且增氧盘沉入水底后,下方的透气孔出气不畅,影响了增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微孔曝气增氧盘运动的驱动装置,提高增氧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曝气增氧盘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增氧盘上方的叶轮,叶轮通过轴承套在用于连接增氧盘和空气输送管的接头管的外壁上,接头管沿增氧盘的轴线设置,叶轮的轴向与接头管之间具有10°—30°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叶轮能够在冒出的气泡上升过程中被推动旋转,使水体局部产生旋转运动,进而使气泡旋转上升,促进了气体与水的接触,提高增加效果。倾斜的叶轮旋转时还能产生推动力,使增氧盘产生一个向斜上方的浮力,不但避免了增氧盘沉入水底而导致的下方透气孔出气不畅的问题,还使增氧盘具有了一个促使其移动的推动力,增大了增氧盘在水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2是叶轮的倾斜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叶轮,2、增氧盘,3、接头管,4、轴承,5、空气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微孔曝气增氧盘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增氧盘2上方的叶轮1,叶轮1通过轴承4套在用于连接增氧盘2和空气输送管5的接头管3的外壁上,接头管3沿增氧盘2的轴线设置,叶轮1的轴向与接头管3之间具有10°—30°的夹角。由于增氧盘3的上下面均具有透气孔,且出气的气压相等,增氧盘2上下面由于出气产生的推力相互抵消,因此增氧盘会由于自身重力下落。按照本技术方案设置叶轮1后,增氧盘2上下面冒出的气体均会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叶轮1,产生向上的推力,根据设备重量选择适当的叶轮面积即可使增氧盘2能够浮在水中,从而避免了增氧盘沉入水底而导致的下方透气孔出气不畅的问题。同时还使增氧盘具有了一个促使其移动的推动力,增大了增氧盘在水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益民,未经麻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散热整体式电机联轴器
- 下一篇:汽车零部件的外圈锻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