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二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4982.7 | 申请日: | 2013-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飞 |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29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胡。
背景技术
二胡,中国古典乐器。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
现有的二胡用一段时间后二胡轴与琴杆上眼的接触面磨损严重,会出现跑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二胡,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减少了跑音的几率,降低了调音的维护成本,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琴杆1、琴筒2、二胡轴3、琴弦4、固定金属片5、大头螺丝6;琴筒2设置在琴杆1的底部,二胡轴3插设在琴杆1的上方,琴弦4绕接在二胡轴3的一端,固定金属片5通过螺丝固定在琴杆1的上端,固定金属片5上设有通孔7,通孔7与琴杆1上的小孔8相对应,大头螺丝6插设在通孔7内。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二胡的音色调准后,将大头螺丝6穿过小孔8并拧紧,这样二胡轴3便不易松动,减少了磨损,避免了跑音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减少了跑音的几率,降低了调音的维护成本,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头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琴杆1、琴筒2、二胡轴3、琴弦4、固定金属片5、大头螺丝6;琴筒2设置在琴杆1的底部,二胡轴3插设在琴杆1的上方,琴弦4绕接在二胡轴3的一端,固定金属片5通过螺丝固定在琴杆1的上端,固定金属片5上设有通孔7,通孔7与琴杆1上的小孔8相对应,大头螺丝6插设在通孔7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将二胡的音色调准后,将大头螺丝6穿过小孔8并拧紧,这样二胡轴3便不易松动,减少了磨损,避免了跑音现象。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减少了跑音的几率,降低了调音的维护成本,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飞,未经张春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锁具锁体
- 下一篇:对苯二甲酸粉料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