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扭转减振及限位功能的车用离合器从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4653.2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玉;张子强;崔慧萍;薛秋生;范彩红;许佳成;李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0 | 分类号: | F16D13/60;F16F1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扭转 限位 功能 离合器 从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属于汽车离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去大多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不具有限位装置,完全靠减振弹簧来承担扭转减振以外的扭矩冲击,常常造成减振弹簧及相关结构的过早损坏,从而缩短从动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现在已出现带有限位功能的离合器从动盘,其限位功能主要是依靠限位销限位,由于限位销都是分开加工,因此这种方式易受到限位销加工精度及限位销安装精度的影响,造成多个定位销不能同时工作,影响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离合器从动盘。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扭转减振及限位功能的车用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外盘毂、从动片、上减振盘、下减振盘、内盘毂和减振弹簧,外盘毂与从动片通过外盘毂铆钉刚性连接,上减振盘、下减振盘与内盘毂通过减振盘铆钉刚性连接,外盘毂与上减振盘、下减振盘在对应位置设有六个弹簧窗口,减振弹簧安装于该窗口内;所述外盘毂和内盘毂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六个凸台和六个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相应配合,在两者之间预留有转动空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盘毂和内盘毂在相应位置的六组凸台和凹槽形成的转动空间实现限位,可承担极限扭矩以外的额外冲击,具有稳定的限位功能,能延长扭转减振器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从动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盘毂、2从动片、3外盘毂铆钉、4上减振盘、5减振盘铆钉、6下减振盘、7内盘毂、8减振弹簧、9凸台、10凹槽、11转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盘毂1、从动片2、上减振盘4、下减振盘6、内盘毂7和减振弹簧8,外盘毂1与从动片2通过外盘毂铆钉3刚性连接,上减振盘4、下减振盘6与内盘毂7通过减振盘铆钉5刚性连接,外盘毂1与上减振盘4、下减振盘6在对应位置设有六个弹簧窗口,减振弹簧8安装于该窗口内。
所述外盘毂1和内盘毂7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六个凸台9和六个凹槽10,所述凸台9和凹槽10相应配合,在两者之间预留有转动空间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扭转减振起作用的时候,即外盘毂1相对于内盘毂7开始转动、减振弹簧8被压缩,外盘毂1与内盘毂7之间预留的转动空间11逐渐变小,直至间隙消除,两者刚性连接,此时达到从动盘极限转矩;当扭矩再增加时,减振弹簧8及弹簧窗口处扭矩不再增加,转而由外盘毂1和内盘毂7相应位置的六组凸台9和凹槽10承受额外的扭矩,起到保护减振弹簧8及弹簧窗口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盘毂1和内盘毂7在相应位置的六组凸台9和凹槽10形成的转动空间11实现限位,可承担极限扭矩以外的额外冲击,具有稳定的限位功能,能延长扭转减振器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从动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载荷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除竹内节和可定中心位的破竹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