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4621.2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钟思恒;陈炳翰;宋永平;吴玉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电励磁电动机相比,永磁电动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小、损耗少、效率高,以及电动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因为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动机本体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相似,转子采用永磁磁铁,目前多使用稀土永磁材料,但没有笼式绕组和其他启动装置,其定子绕组采用交流绕组行驶,一般支撑多相(三相、四相或五相),转子由永磁钢按一定极对数组成,设计中要求在定子绕组中获得顶宽为120°的梯形波,因此绕组行驶往往采用整距、集中或接近整距、集中的形式,以便保留磁密中的其他谐波。永磁无刷电机虽然优点鲜明但是由于现有的驱动形式,实际使用中永磁无刷电机存在稳定性差,安全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该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能够安全、稳定的对永磁无刷电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整流电路、变压器和永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1,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变压器输入端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电力场效应管V0,所述的电力场效应管V0与变压器输入端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端线圈连接有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逆变控制电路,所述逆变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永磁无刷电机连接。
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220V市电连接,将220V交流电信号处理成直流电信号输出,电容C1具有滤波作用,通过电力场效应管V0的快速通断配合变压器实现隔离效果,整流滤波电路对变压器输出的电源信号进行处理后输送给逆变控制电路,逆变控制电路控制永磁无刷电机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一二极管D和电容C2,上述变压器输出端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输出端线圈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二极管D整流,通过电容C2滤波,使得输出的电源信号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六个场效应管,所述的六个场效应管分别为电力场效应管V1、电力场效应管V3、电力场效应管V5、电力场效应管V4、电力场效应管V6和电力场效应管V2,所述的控制芯片包括三个输出端口和三个输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力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力场效应管V1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永磁无刷电机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力场效应管V3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力场效应管V3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V6的漏极和永磁无刷电机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出端与电力场效应管V5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力场效应管V5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V4的漏极和永磁无刷电机连接,所述电力场效应管V1、电力场效应管V3、电力场效应管V5、电力场效应管V4、电力场效应管V6和电力场效应管V2的源极接地。电力场效应管V1和电力场效应管V2为一组,电力场效应管V3和电力场效应管V6为一组,电力场效应管V5和电力场效应管V4为一组,通过控制芯片控制场效应管来实现控制永磁无刷电机的U、V、W三个相导通顺序,从而控制永磁无刷电机稳定安全的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正极输出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负极输出端。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电力场效应管V0的开关频率大于65kHZ。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变压器为隔离变压器。使本装置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全桥式整流电路或半桥式整流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装置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对永磁无刷电机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逆变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