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食品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4213.7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群;王建华;李恒;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群;王建华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食品 防伪 识别 rfid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
背景技术
RFID的电子标签已大量使用在商品物流跟踪、物品防伪、人员身份证识别、动物、物品的自动识别领域,但是当RFID用在食品行业的防伪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有铝箔包装的食品盒表面,如何使RFID电子标签正常工作等,如何可以降低成本用于最小包装的食品,如何可以使普通公民不采用特殊设备也能判别食品的真伪,如何更具有可操作性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识别简单、防伪信息安全性高、实用性高的用于食品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食品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识别码读取终端、产品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以及设在食品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码,所述的RFID读写器和识别码读取终端分别读取食品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码的信息,RFID读写器连接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和识别码读取终端通过通讯网络连接产品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为随食品包装开启而自动破坏的RFID电子标签,该RFID电子标签是直接制作在食品包装上或粘贴在食品包装上。
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为可设置防篡改密码的RFID电子标签,其工作频率在300~6000MHz之间。
所述的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通过粘贴或者直接打印的方式设在食品包装上。
所述的食品包装包括用于直接放入食品的最小包装、用于放入多个最小包装的的中包装以及用于放入多个中包装的外箱,所述最小包装、中包装和外箱上至少设有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码中的一种,并且外箱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记录有中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的信息,而中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记录有最小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的信息。
所述最小包装上设置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的信息数码为随机码,每个最小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的信息数码由不同的随机码构成。
所述的识别码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所述最小包装、中包装和外箱所设置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码的依次为:条形码或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或者依次为:条形码或二维码、二维码、二维码;或者依次为:条形码或二维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
所述的产品数据库服务器为用于保存产品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信息、进行真伪判别的产品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的识别码读取终端为安装有二维码或者条形码识别软件的、具有上网和拍照功能的手机。
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码是在生产厂包装工序中粘贴或打印生成,生成过程是:首先在最小包装上打印需要的识别码,然后把生成的信息数码进入电脑,由电脑控制读写器,把多个最小包装的识别码的信息数码写入到中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内,并且写入密码封死,最后把中包装的数码写入到外箱包装的RFID电子标签或识别码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设置防篡改密码,使得防伪信息安全性较高,而且电子标签随食品包装开启而自动破坏,进一步提供了防伪信息的安全性,此外通过手机等设备即可对其防伪信息进行查询,使该系统应用的广泛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客户防伪追溯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伪包装打印数码工序系统框图;
图3为设有RFID电子标签的中包装;
图4为设有识别码的最小包装;
标号说明:
1为RFID电子标签,2为识别码,3为RFID读写器,4为识别码读取终端,5为计算机,6为产品数据库,7为打印机,8为防伪识别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食品防伪识别的RFID系统,包括设在食品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1、识别码2、RFID读写器3、识别码读取终端4、产品数据库服务器6、以及安装有防伪识别软件8的计算机5。RFID读写器3连接计算机5,计算机5和识别码读取终端4通过通讯网络连接产品数据库服务器6。所述的防伪识别软件的功能仅限于对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以及产品数据库服务器内的产品信息进行比较,采用市面上所有带有数据比较功能的软件均可实现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群;王建华,未经李树群;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无线远传的安全型IC卡智能燃气表
- 下一篇:防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