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镭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3906.4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茂;曾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08;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23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镭雕设备,特别指一种能够镭雕复杂表面的镭雕装置。
背景技术
镭雕是指激光雕刻,是通过激光束的光能导致表层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而刻出痕迹,或者是通过光能烧掉部分物质,显出所需刻蚀的图形、文字;按照雕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点阵雕刻和矢量切割。
镭雕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和网印移印类似都是在产品上印字或图案之类,在镭雕时镭雕激光头沿产品的外表面轮廓进行镭雕,因此被镭雕产品表面的形状构造是影响镭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外表面形状不规则的产品镭雕难度大,需要复杂的机构才能完成。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53981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动镭雕机”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主要特点在于方便待加工件的传输,能够实现自动送料,但是其待加工件只能是单纯地固定在镭雕治具上,待加工件在镭雕治具上不能灵活地变换位置,镭雕时能加工范围小,工件的很多部分都加工不到;且缺少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在镭雕时完全时依靠镭雕激光头的运动以便在工件表面雕出不同形状,这种单一的依靠镭雕激光头的方式往往容易出现误差,镭雕精度差;同时,该专利技术中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制造及维护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镭雕准确、且能镭雕不规则表面的镭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镭雕装置,包括底座、活动支座、固定支座、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的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设置在底座上,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对应设置,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驱动机构又包括装卸驱动机构及工件驱动机构,上述装卸驱动机构连接活动支座,以便于驱动活动支座左右滑动,从而装卸工件;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之间的间隙中,夹持机构内夹持工件,夹持机构的一侧通过第一旋杆连接电机,电机驱动夹持机构旋转,工件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上下运动,从而使设置在夹持机构上部的镭雕激光头从不同角度和位置镭雕工件。
进一步,所述的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为L型块体,两者的下部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贯穿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至底座上,该导向槽内插设有导向板以定位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
进一步,所述的装卸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及第一拉杆,上述第一拉杆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一侧,第一拉杆连接活动支座。
进一步,所述的工件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拉杆及垂直架,其中:上述第二拉杆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上端,第二拉杆连接垂直架;上述垂直架上设有导轨套,导轨套内插有导杆,导杆的下端连接底座,第二气缸驱动垂直架沿导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垂直架为U型框体,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的上部插入垂直架的框内空间,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的侧面分别开有旋杆导槽。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支座与垂直架的内壁之间设有仿型块,仿型块的外表面形状与工件相同,仿型块的上部设有限高轮,限高轮在上下方向定位仿型块,使得镭雕激光头接触工件表面进行镭雕的动作与限高轮接触仿型块表面的动作一致。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左旋盖及右旋盖,其中:上述左旋盖的外侧连接第二旋杆;上述右旋盖的外侧连接第一旋杆。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旋杆穿过固定支座上的旋杆导槽及垂直架而连接仿型块及电机,仿型块通过联接第一旋杆达到同工件同步旋转;所述的第二旋杆穿过活动支座上的旋杆导槽而连接垂直架;第一旋杆及第二旋杆在垂直架的带动下,沿旋杆导槽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垂直架,电机带动第一旋杆旋转,从而驱动仿型块及夹持机构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旋杆的中心线及第二旋杆的中心线重合,并穿过左旋盖、右旋盖及仿型块的重心位,第二旋杆同垂直架、活动支座、左旋盖的定位或联接可以使用卡簧、垫片及轴承,第一旋杆同垂直架、固定支座的定位或联接可以使用卡簧、垫片及轴承,从而减少电机旋转时的功率。
进一步,所述的左旋盖和右旋盖可以安装极性的磁铁或磁线圈,通过磁力从而使左旋盖和右旋盖在装合工件前能精确对好位,以保护装合工件不被压伤,同时拆开时也适合机械手取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简单的机械机构实现了镭雕过程中工件的旋转和移动,能够精准细致地镭雕到工件的不同部位,适应镭雕外表面不规则的工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3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靠平移机构
- 下一篇:基于红外遥感数据的图像生成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