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虹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3791.9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云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惟奇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虹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虹吸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虹吸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将倒U形的虹吸管的吸液口没入高位容器的液面,虹吸管的排液口低于高位容器的液面,将高位容器内的液体吸入虹吸管,使液柱越过虹吸管最高点后流至低于高位容器液面时,虹吸管内液柱的势能差即可推动高位容器内的液体从虹吸管的吸液口持续流入虹吸管,再越过虹吸管最高点后,从虹吸管的排液口流出。利用虹吸效应能在不借助电动设备的情况下将高位容器中的液体抽出,因此虹吸效应在水利工程、家居排水等各种需要抽取液体的场合被广泛应用。
利用虹吸效应抽取高位容器中的液体时,需要有一个原始的动力将高位容器中的液体吸入虹吸管,使虹吸管的排液口能自动排液后就不再需要其他动力了。
产生虹吸效应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虹吸管的排液口低于高位容器的液面;2)必须满足 ,式中的F为所提供的虹吸效应原始动力所产生的压强,h为虹吸管的最高点与高位容器液面之间的高度差,d为高位容器内的液体的比重,s为虹吸管的径向截面积。
现有采用虹吸效应的装置提供虹吸效应原始动力的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嘴吸,或用抽气筒、抽气泵,这些虹吸效应原始动力提供方式具有使用不便的缺点,采用人工嘴吸的方式还会影响人体安全和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自动虹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容器;
所述导流容器的容腔整体封闭,且导流容器的容腔开设有通至导流容器外部的容腔进液孔;
所述虹吸管是一倒U形的硬质管体,或是一能弯曲成倒U形的软质管体,虹吸管的管身从上至下穿过导流容器的容腔,且虹吸管的两端管口均伸至导流容器外部,虹吸管外壁与导流容器的结合部均气密封结合,虹吸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贯通管壁的助流孔;
所述助流孔位于导流容器的容腔内,且高于容腔进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容器的容腔容积大于虹吸管的管腔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容器的底部固定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进液孔开设于导流容器的容腔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助流孔与容腔进液孔之间的高度差是导流容器的容腔高度的四分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虹吸装置,无需提供动力,只需将虹吸管的吸液口及导流容器没入目标容器液体内,即可自动导出目标容器内的液体,使用非常方便,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虹吸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容器11;
所述导流容器11的容腔整体封闭,且导流容器11的容腔开设有通至导流容器外部的容腔进液孔12;
所述虹吸管13是一倒U形的硬质管体,虹吸管13的管身从上至下穿过导流容器11的容腔,且虹吸管13的两端管口均伸至导流容器外部,虹吸管外壁与导流容器的结合部均气密封结合,虹吸管13的管壁上开设有贯通管壁的助流孔14;
所述助流孔14位于导流容器11的容腔内,且高于容腔进液孔12。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容器11的容腔容积大于虹吸管13的管腔容积。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容器11的底部固定有配重块(图中未示),使得导流容器11投入需要抽出液体的目标容器后,能确保在目标容器的液体中自主下沉。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容器的容腔呈竖圆柱形,其容腔内径为30mm,其容腔高度为80mm,所述容器进液孔开设于导流容器的容腔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惟奇,未经云惟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3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去雨方法
- 下一篇:差分延迟线、环形振荡器和移动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