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3225.8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单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作 持续性 房颤 动物 模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领域常常通过动物模型来对人类疾病进行研究,譬如房颤动物模型。相关技术中,制作房颤动物模型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右心房房颤动物模型,即对麻醉状态下的实验动物进行静脉穿刺,电极经过穿刺后的静脉血管放置于右心房中,通过电极进行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快速心房电刺激来制作房颤的动物模型;另一种为左心耳房颤动物模型,即将实验动物通过开胸在左心耳处植入电极,通过包埋起搏器,脉冲左心耳,对左心耳进行电刺激来制作房颤模型。但是,右心房房颤动物模型,由于电极快速的电刺激,需要在X线透视下完成,故只能诱发出短暂的阵发性房颤;而且动物一直处于麻醉状态,干扰了动物的自主神经系统对房颤的影响,不利于对房颤的持续性观察和研究。左心耳房颤动物模型,虽然可以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诱发出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但是需要的刺激时间长达1个月;并且需要起搏器等装置,价格昂贵,设备复杂,电极通道较少,不完全适用于常规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包括刺激器、电极片、第一连接导线;刺激器包括单片机和第二连接导线;第二连接导线为两芯连接导线,其一端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外界电源连接,用于发出刺激脉冲;电极片包括硅胶条和电极,电极设置在所述硅胶条上,电极的数量至少有2个;第一连接导线的芯数与大于或等于电极的个数;其一端与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通过在实验动物的左心耳上缝合电极片,第一连接导线置于实验动物体外,当实验动物植入伤口愈合后,将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相连,通过单片机对左心耳发出刺激脉冲,完成动物房颤模型。故本装置能够在实验动物清醒的状态下发出持续性房颤,实验动物的自主神经系统不会对房颤产生影响,利于对房颤的持续性观察和研究;并且刺激时间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极通道多,适用于常规的动物实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包括刺激器、电极片、第一连接导线。刺激器包括单片机1和第二连接导线2;第二连接导线2为两芯连接导线,其一端与单片机1相连;单片机1与外界电源连接,用于发出刺激脉冲。电极片包括硅胶条9和电极10,电极10设置在硅胶条9上,电极10的数量至少有2个。第一连接导线的芯数与大于或等于电极10的个数;其一端与电极1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导线2的另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1中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可调电压输出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用于产生脉冲,处理输入电压信号,控制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前脉冲的峰值电压;可调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对控制模块产生的电压进行放大,通过其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电压采集模块通过模拟转换将当前产生的电压值输送给控制模块处理;电源模块用于将外接电压转换为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需要的电压。本实施例中,单片机1的刺激频率为50Hz,每次放电持续1s,输出电压强度为-6V~6V,放电间隔时间为2s。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作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通过在实验动物的左心耳上缝合电极片,第一连接导线置于实验动物体外,当实验动物植入伤口愈合后,将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2相连,通过单片机1对左心耳发出刺激脉冲,完成动物房颤模型。故本装置能够在实验动物清醒的状态下发出持续性房颤,实验动物的自主神经系统不会对房颤产生影响,利于对房颤的持续性观察和研究;并且刺激时间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极10的通道多,适用于常规的动物实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3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空调维修防坠落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超薄柔性电子自动给药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