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648.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森;贺南宁;张振存;要志超;王敬军;于恩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鞍山市鑫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混合 搅拌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冶金及矿业生产中,卧式混合机的应用非常普遍,卧式混合机内的主轴上螺旋分布有12~15件搅拌铲,包含右全铲、左全铲、右半铲及左半铲,其中右全铲和左全铲用于混合机内筒壁直径方向的物料搅拌混合、输送和清理,右半铲及左半铲用于混合机内壁两个端面的清理。现有的卧式混合机搅拌铲组件多采用铬钼合金钢本体,其迎料面都是单一采用耐磨材料堆焊,由于不同的耐磨材料及单一堆焊工艺对使用寿命的影响较大,导致耐磨性能十分不稳定,所以采用单一堆焊工艺的搅拌铲使用寿命较短且波动很大。
应用单一耐磨材料堆焊的卧式混合机搅拌铲组件使用寿命一般为2~6个月不等。由于使用寿命较短,实际生产中就需要经常停机更换磨损的搅拌铲,由于搅拌铲组件更换起来费时费力,不但增加了备件的成本,而且又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理性能稳定,非常耐磨的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包括铲身、硬质合金镶块及铲齿;所述铲身与所述铲齿连接;所述铲身正面的迎料面与反面迎料面设置有硬质合金镶块;所述铲齿的侧面迎料面上设置有硬质合金镶块。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铲齿之间通过耐磨材料堆焊。
进一步地,所述铲身通过钎焊层与所述硬质合金镶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通过在铲身及铲齿的正面与侧面迎料面上分别设置硬质合金镶块,提高了搅拌铲组件的物理稳定性与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包括铲身1、硬质合金镶块3及铲齿2。铲身1与铲齿2焊接在一起。铲身1正面的迎料面与反面迎料面设置有硬质合金镶块3;铲齿2的侧面迎料面上设置有硬质合金镶块3。由于硬质合金的物理性能稳定,非常耐磨,所以延长了搅拌铲组件使用寿命。相邻两个铲齿2之间通过耐磨材料堆焊,延长了物料对两个相邻铲齿之间部位的磨损时间,,使搅拌铲组件整体磨损的时间均衡。铲身1通过钎焊层4与所述硬质合金镶块3连接,而且硬质合金镶块3上设有螺栓孔与铲身1之间通过螺钉5相连接,耐冲击性大大增强,非常牢固且不易脱落,这样提高了搅拌铲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时,在相邻两个铲齿2之间有耐磨材料堆焊层,耐磨材料堆焊层的厚度为6~8mm。在铲身1的正、反向两个迎料面上以及铲齿2的侧面分别设有硬质合金镶块3,使与物料发生激烈搅拌的部位都有硬质合金镶块3。硬质合金镶块3的尺寸和型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证易加工、易镶嵌。铲身1与硬质合金镶块3之间设有1~1.5mm厚的钎焊层4,钎焊层为铜焊。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硬质合金镶块3与搅拌铲本体的连接强度,硬质合金镶块3上设有螺栓孔与铲身1之间通过螺钉5相连接。为了满足搅拌铲的耐磨要求,硬质合金镶块3厚度为8~10mm。
本实用新型卧式混合机的搅拌铲组件在铲身1及铲齿2的正面与侧面迎料面上分别设置硬质合金镶块3,使搅拌铲组件的物理性能稳定,提高了搅拌铲组件的耐磨性,延长了搅拌铲组件的使用寿命;铲齿与铲齿之间磨损相对较轻的部位采用耐磨材料堆焊,即能够保证物料对铲齿与铲齿之间部位的磨损时间,使搅拌铲组件磨损的时间均衡,也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硬质合金镶块3与铲身1采用钎焊层与螺钉结合的连接方式,耐冲击性大大增强,非常牢固且不易脱落,提高了搅拌铲组件的使用寿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鞍山市鑫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鞍山市鑫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