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门抛丸处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045.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曲文强;肖学林;张杰;董兵;王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32 | 分类号: | B24C3/32;B24C7/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门 抛丸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处理设备,特别是气门生产使用的抛丸设备。
背景技术
进排气门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零部件,与活塞、缸套等组成发动机的燃烧室,并通过气门的开启、关闭控制空气、燃料的进入及废气的排放。目前,各发动机厂家对气门的清洁度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控制在不超过0.5mg/支,所以气门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清洁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气门表层处理方式一般为镀铬和氮化这两种,镀铬或氮化后需对表面进行清洁处理,而对氮化气门来说,各生产厂家多采用氮化后通过装有磨料的震动光饰机来进行表面清洁处理,该方法的缺点是装料少、时间长,气门相互之间容易出现磕碰,且清洁效果差,影响外观,甚至被主机厂拒收。基于此,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清洁方式显得颇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使用装有磨料的震动光饰机来进行气门表面清洁处理,存在装料少、时间长,气门相互之间容易出现磕碰,且清洁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门抛丸处理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门抛丸处理的设备,其特征是:圆柱形的吊笼上装有至少两层网状的气门放置架,固定在吊笼顶部四周的吊绳汇集到吊环上,安装在可移动吊杆上的电机通过柔性拉杆与吊环连接,吊笼斜上方和斜下方的周边装有抛丸器。
所述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水平安装,两相邻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气门长度5—15cm。
所述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为相互平行且距离为1—2cm的两层金属网。
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设备的的使用方法将氮化后的气门垂直插入专用工装内,且保证气门相互之间不发生接触叠压;
将插满气门的吊笼吊入抛丸机内,并使吊笼在电机带动下旋转;
选用直径不超过0.2mm的铁丸,装入抛丸器内;
通过不同参数组合的试验,选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抛丸速度频率在25-35HZ之间,抛丸时间为15-20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对气门进行抛丸处理的设备适用于对氮化后的气门进行表面抛丸处理,可以去除气门氮化后附着在表面的盐浴盐渣、花斑、污垢等外观缺陷,使气门表面光洁,颜色一致,达到图纸所要求的清洁度,且抛丸后气门不产生变形,锥面跳动及杆部直线度均满足后序工序要求,适于在气门生产企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杆,2.电机,3.柔性拉杆,4.吊环,5.吊绳,6.抛丸器,7.气门放置架,8.吊笼,9.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用于气门抛丸处理的设备,其特征是:圆柱形的吊笼8上装有至少两层网状的气门放置架7,固定在吊笼顶部四周的吊绳5汇集到吊环4,安装在可移动吊杆1上的电机2通过柔性拉杆3与吊环连接,吊笼斜上方和斜下方的周边装有抛丸器6。
实施例2,一种用于气门抛丸处理的设备,其特征是:圆柱形的吊笼8上装有至少两层网状的气门放置架7,固定在吊笼顶部四周的吊绳5汇集到吊环4,安装在可移动吊杆1上的电机2通过柔性拉杆3与吊环连接,吊笼斜上方和斜下方的周边装有抛丸器6。
所述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水平安装,两相邻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气门长度5—15cm。
所述的网状的气门放置架为相互平行且距离为1—2cm的两层金属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