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0513.8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阳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太阳能 热水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以其资源丰富、清洁环保、受地域限制小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这种新型能源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能源,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等问题,这主要受到太阳能控制器性能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控制器使用寿命较短、充电效果不佳,而且在使用时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智能控制器势在必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性强、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的新型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新型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外围的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水位采集电路、驱动输出电路及指示电路,其中太阳能阵列板的两端并联连接有充电控制管M1和放电控制管M2,蓄电池、负载分别RL并联接在充电控制管M1和放电控制管M2的两端,由太阳能阵列板、蓄电池构成的串联回路上设有肖特基二极管SBD1,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中包括具有开关管M3的过放、过载保护电路。
所述单片机采用PIC16F676。
所述单片机外围增设有温度补偿电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具体结构为,单片机的引脚VDD与电阻R1连接后,一方面通过电阻R2连接至引脚11,另一方面通过温度补偿二极管VD1连接至单片机的引脚VSS;由电容C2和电阻R4构成的并联电路结构,其一端接至引脚10,另一端接地;由电阻R3和蓄电池构成的串联电路结构并联接在电阻R4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光伏系统效率,功耗低,性能稳定;通过增加温度补偿功能,可保证在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下能自动改变各种充放电点,可在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原理框图。
图2为温度补偿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太阳能热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PIC16F676、单片机外围的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水位采集电路、驱动输出电路及指示电路,其中太阳能阵列板的两端并联连接有充电控制管M1和放电控制管M2,蓄电池、负载分别RL并联接在充电控制管M1和放电控制管M2的两端,由太阳能阵列板、蓄电池构成的串联回路上设有肖特基二极管SBD1,肖特基二极管SBD1作为防反充二极管,可防止蓄电池向太阳能阵列板反向充电。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中包括具有开关管M3的过放、过载保护电路。
所述单片机外围增设有温度补偿电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具体结构为,单片机的引脚VDD与电阻R1连接后,一方面通过电阻R2连接至引脚11,另一方面通过温度补偿二极管VD1连接至单片机的引脚VSS;由电容C2和电阻R4构成的并联电路结构,其一端接至引脚10,另一端接地;由电阻R3和蓄电池构成的串联电路结构并联接在电阻R4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阳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太阳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0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