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0019.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云 |
主分类号: | E04G17/075 | 分类号: | E04G1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2920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达到连接木方、加固模板等目的,紧固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相关的紧固装置由钩形的卡杆和活动卡头组成,钩形卡杆一般包括杆体,杆体的一端连接一钩部,活动卡头能在卡杆的杆体上活动,利用卡杆的钩部和活动卡头卡住模板,进而达到紧固的目的,使用简单、快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活动卡头会向远离所夹模板的一端有所滑动,导致所夹的模板松动,使紧固装置的功用下降,无法达到较好的紧固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紧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卡头容易滑动,紧固功效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装置,包括设有杆体和钩部的卡杆,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钩部,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杆体活动配合的活动卡头,所述杆体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杆体上纵向设置。卡杆的杆体和钩部一般为一体设计,以满足较高的强度要求,当活动卡头与卡杆夹紧模板后,通过铁丝或者钉子等固定物穿入杆体上不同位置的通孔,以固定在紧固不同厚度的模板时处于不同位置的活动卡头,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活动卡头向远离所夹模板的一端滑动,进而保证了紧固装置的紧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直径为0.5cm的圆形孔。这样既不影响卡杆的强度,又能实现穿入铁丝或者钉子等固定物。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cm。通孔相对均匀的分布能避免应力集中,从而保证了卡杆的强度,而且1cm的间距能较好的满足紧固不同厚度模板时,活动卡头的不同固定位置。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卡杆的A端面的所述通孔与所述A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cm,靠近所述卡杆的B端面的所述通孔与所述B端面的距离不小于10cm,所述A端面为所述卡杆的远离所述钩部的端面,所述B端面为所述杆体的与所述钩部连接处的端面。这样通孔的分布覆盖到了紧固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又保证了卡杆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杆体的横向上的中间位置。在中间设置有利于保证卡杆的强度,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紧固装置的卡杆的杆体上开设两个以上的通孔,并且通孔沿着杆体的纵向设置,使活动卡头与卡杆的钩部夹紧模板后,通过铁丝或者钉子等物体穿入杆体上不同位置的通孔,以固定在紧固不同厚度的模板时处于不同位置的活动卡头,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活动卡头向远离所夹模板的一端滑动,进而保证了紧固装置的紧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包括设有杆体1和钩部2的卡杆,杆体1的一端连接钩部2,该紧固装置还包括与杆体1活动配合的活动卡头3,杆体1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4,通孔4在杆体1上纵向设置。杆体1与钩部2为一体式设计,卡杆的长度为80cm,通孔4是直径为0.5cm的圆形孔,并且通孔4为非等间距设置。靠近卡杆的A端面5的通孔4与A端面5之间的距离为20cm,靠近卡杆的B端面6的通孔4与B端面6的距离为20cm,A端面5为卡杆的远离钩部2的端面,B端面6为杆体1的与钩部2连接处的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该紧固装置时,使卡杆的钩部2钩住模板,然后将活动卡头3向卡杆的钩部2端移动,直到卡紧模板,再用钉子或铁丝穿入距离活动卡头3最近的通孔4,从而进一步固定活动卡头3,防止受到外力或振动时,活动卡头3向远离模板的方向滑动,进而保证了紧固装置的紧固作用。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包括设有杆体1和钩部2的卡杆,杆体1的一端连接钩部2,该紧固装置还包括与杆体1活动配合的活动卡头3,杆体1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4,通孔4在杆体1上纵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云,未经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0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