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IC卡水表防冷冻损坏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801.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范东平;孙永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ic 水表 冷冻 损坏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IC卡水表防冷冻损坏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IC卡水表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经常出现水表受冻损坏现象,其主要原因为在其内的水表采样装置为双采样单干簧管装置,由于温度过低保温不当,使其中的干簧管受冻出现短路现象,进而导致了整个水表采样不稳定,采样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采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IC卡水表防冷冻损坏采样装置,能够保证水表采样的稳定性,加强了采样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IC卡水表防冷冻损坏采样装置,其装配在远程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水表内,包括固定在水表内的采样圈,以及设置在其内相串联的至少两个干簧管,所述干簧管通过线缆连接在水表上。
进一步,还包括与每个干簧管相并联并与控制系统远程连接的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采样圈上设有两个承载干簧管和感应器的采样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水表采样的稳定性,加强了采样灵敏度,延长了智能水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智能水表的故障率;通过感应器的预警,也能够快速更换损坏的干簧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I处放大图
图中:1-采样圈;2-干簧管;3-感应器;11-采样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IC卡水表防冷冻损坏采样装置,其装配在远程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水表内,包括固定在水表内的采样圈1,以及设置在其内相串联的至少两个干簧管2,该干簧管2通过线缆连接在水表上。
还包括与每个干簧管2并联的感应器3,该感应器3能够感应电流并与控制系统远程连接,用于实现相对应的干簧管2的损坏预警。
所述采样圈1上设有两个承载干簧管2和感应器3的采样容纳腔11。
当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智能IC卡水表时,由于在其基础上串联了1个以上的干簧管2,当其中一个受冻损坏短路时,其余的干簧管2不受影响继续工作,从而不会影响整个采样装置的采样,保证采样功能正常工作,延长水表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故障率。同时由于在每个干簧管2上都并联了一个感应器3,正常情况下,感应器3上会有一个稳定的电流存在,当与其相应的干簧管2短路时,由于感应器3电阻相对较大,电流不会从感应器3经过,进而使其上的电流产生变化,以此证明干簧管2的短路,之后感应器3将信号远程传递给控制系统,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进而进行更换维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鸥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