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644.4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磊;张显智;贾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6 | 分类号: | F16D3/06;F16H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减震器 皮带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动机传动系统中的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皮带轮是发动机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一直以来减震器皮带轮可靠地输出是发动机产品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减震器皮带轮与曲轴的连接一般是依靠过盈量来保证减震器皮带轮输出的周向力矩。该连接结构一般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若发动机经常使用在变工况、变负荷的情况下时,减震器皮带轮受到不定的冲击载荷,会导致减震器和曲轴损坏。另外,该连接结构还存在以下不足:
1、传递扭矩小,发动机的输出扭力受限;
2、由于采用过盈连接方式,拆卸维修十分困难,需要专门的拆卸工装;
3、发动机前端输出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扭力、提高发动机前端输出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使发动机有效地应对变速、变负荷工况的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曲轴上的外花键及设在减震器皮带轮中心孔上的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内花键相配合形成花键联接;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限制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沿轴线相对移动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限位结构由止推块和至少一个连接螺钉构成;在减震器皮带轮的中心孔上设有台肩面,所述止推块压紧在台肩面上,并通过所述连接螺定与曲轴的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螺钉为多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采用上述花键联接,相比于现有的过盈连接结构,能够可靠的输出更大的扭矩,对发动机变工况工作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了发动机在变工况下,减震器皮带轮受不定的冲击载荷时发生的减震器和曲轴的损坏;该种连接结构,具有装配简单,拆卸方便的优点,在装配时只需将减震器皮带轮上的内花键与曲轴上的外花键对齐,将止推块靠齐在减震器皮带轮中心孔的台肩面上,用连接螺定紧固即可;拆卸时松开螺钉,减震器皮带轮就能轻松取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图。
图中:1、曲轴;11、外花键;2、减震器皮带轮;21、内花键;22、台肩面;3、止推块;4、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2,一种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曲轴1上的外花键11及设在减震器皮带轮2的中心孔上的内花键21。所述外花键与外花键相配合形成花键联接。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限制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沿轴线相对移动的限位结构。
上述限位结构可采用沿轴向施加作用力的限位结构,也可采用沿径向施加作用力的限位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结构优选采用如下轴向限位结构:由止推块3和至少一个连接螺钉4构成。在减震器皮带轮的中心孔上设有台肩面22,所述止推块压紧在台肩面上,并通过所述连接螺定与曲轴的端部连接。当连接螺钉为多个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比如,在曲轴与减震器皮带轮的花键配合部位设置沿径向的插销孔,通过插装在插销孔内的销轴实现两者的轴向限位,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轮双行棉花涂茎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绿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