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619.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郝赫;霍威宇;白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赫 |
主分类号: | F16L25/02 | 分类号: | F16L25/02;F16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 引压管 绝缘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
背景技术
绝缘接头是燃气输配和石油管线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件。它的作用是将管线与设备相互绝缘分隔,使设备免受电化学腐蚀,从而延长其工作寿命。
近些年油气管线普遍使用了电子仪表,但电子仪表需要接地,这就使得管线通过管线与仪表直接连接的引压管接地(与大地导通)。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用于管线阴极保护的电流散失,影响阴极保护效果。
现有技术中,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等管道中广泛使用的绝缘接头,其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加工在密封绝缘环的两个面上,这样使得该密封绝缘环的强度减弱,容易造成密封绝缘环的损坏,并由此降低绝缘接头的使用寿命,并且这种结构安装也不方便。
现有的传统绝缘接头由于尺寸大(一般在1寸以上),且安装型式无法与引压管匹配。
综上所述,一种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安装方便的绝缘接头对于仪器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仪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一种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安装方便的绝缘接头对于仪器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仪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其安装方便,具有高强度和高耐压性,用来防止因仪表接地造成的引压管的管道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包括:
内丝扣接头,套在仪表引压管外;
绝缘套筒,套在内丝扣接头外且与内丝扣接头紧密配合;
绝缘垫片,置于绝缘套筒的未与内丝扣接头接触端面上;
外丝扣接头,套在绝缘套筒外,且与绝缘套筒、内丝扣接头挤压固定。
该绝缘接头与引压管通过螺纹连接、卡套连接或法兰连接。
所述绝缘垫片的材质为聚四氟、尼龙或陶瓷。
所述绝缘套筒的材质为聚四氟、尼龙或陶瓷。
所述外丝扣接头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或铜。
所述内丝扣接头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或铜。
所述绝缘接头安装在仪表引压管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接头尺寸小,与引压管(通常小于等于1寸)尺寸配合;
2、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接头安装在引压管上,用来防止因仪表接地造成的引压管的管道接地;
3、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接头体积小、美观,且安装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接头通过采用绝缘材料将两侧的外丝扣接头和内丝扣接头绝缘且达到配合,这样既保证绝缘接头的两端绝缘,又保证绝缘接头的强度和耐压性。
5、绝缘材料采用聚四氟、尼龙或陶瓷材料,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好,金属件材质与引压管相同,材质碳钢、不锈钢或铜,硬度大且不易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绝缘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绝缘垫片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丝扣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丝扣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向视图;
图10为图8的B-B向视图;
其中,1为外丝扣接头,2为绝缘垫片,3为绝缘套筒,4为内丝扣接头,5为1/2寸NPT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仪表引压管的绝缘接头,包括外丝扣接头1、绝缘垫片2、绝缘套筒3和内丝扣接头4,该图中,A-A向视图如图2所示,B-B向视图如图3所示;
内丝扣接头4套在仪表引压管外,绝缘套筒3套在内丝扣接头4外且与内丝扣接头4紧密配合,绝缘垫片2置于绝缘套筒3的未与内丝扣接头4接触端面上,外丝扣接头1套在绝缘套筒3外,外丝扣接头1、绝缘套筒3和内丝扣接头4挤压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赫,未经郝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烟液体外细胞毒性WST-8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