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绞线机的双向摩擦轮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8479.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孔令野;赵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绞线机 双向 摩擦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线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绞线机的双向摩擦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现阶段使用的绞线机大都是将线芯缠绕在线盘上,再将线盘装夹于绞体上进行线芯放出,这种方式导致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周转线盘,并且缆芯的复绕(即缆芯缠绕到线盘上的过程)和绞合无法同时进行。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在生产缆线时需要大量的线盘,且复绕和绞合无法同时进行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绞线机的双向摩擦轮传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绞线机的双向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连接一组机架,在机架上配合连接主轴,其特征在于:
a、在主轴上配合连接一组线盘;
b、在底板上还连接一组支座,在每个支座上都铰接一个拨叉,在拨叉上配合连接一个轮轴,在轮轴上配合连接摩擦轮,在每间隔两个线盘之间都设有摩擦轮,摩擦轮与它两侧的线盘都对应配合;
c、在底板上还连接电机和一组支撑座,在支撑座上配合连接转轴,转轴与轮轴配合连接,在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
d、在底板上还连接一组气缸,每个气缸分别与对应的拨叉配合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轮轴包括空心轴,在空心轴内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圆周均布一组键槽,在空心轴的外面还设有法兰,摩擦轮套接在空心轴上,在通孔内配合连接转轴,在每个轮轴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弹簧,弹簧套接在转轴上,每个弹簧都通过转轴上的螺母压紧配合。
所述的拨叉为Y形机架结构,拨叉包括拨架,在拨架的下面设有让位槽,在拨架的中间设有铰接孔,在拨架的上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机架,在所述的让位槽内配合连接气缸的一端,所述的弧形机架与空心轴配合连接,在所述的铰接孔内通过销连接在支座上。
摩擦轮通过压盖安装于轮轴上,轮轴与转轴上的花键套呈间隙配合,轮轴与花键套之间可发生轴向滑动,花键套与转轴间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分别实现周向定位和轴向定位,转轴的转动带动花键套和轮轴的转动,进而使摩擦轮转动。
在轮轴的外面套接一个轴承座,轮轴与轴承座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深沟球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压盖限位,内圈通过圆螺母限位,轮轴与轴承座之间可相对转动。在轴承座的两侧对称连接两个传动销,传动销卡在拨叉的弧形支架的通孔内,拨叉又与气缸连接,通过气缸的拉伸实现拨叉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具有离合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G部放大图;
图4是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绞线机的双向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底板15,在底板15上连接一组机架4,在每个机架4上都连接一个支架3,在支架3上配合连接主轴1,其特征在于:
a、在主轴1上配合连接一组线盘2,线盘2通过轴承、卡箍固定连接在主轴1上。
b、在底板15上还连接一组支座14,在每个支座14上都铰接一个拨叉25,在拨叉25上配合连接一个轮轴18,在轮轴18上配合连接摩擦轮22,在每间隔两个线盘2之间都设有摩擦轮22,摩擦轮22与它两侧的线盘2都对应配合。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轮轴18包括空心轴18a,在空心轴18a内设有通孔18c,在通孔18c内圆周均布一组键槽18d,在空心轴18a的外面还设有法兰18b,摩擦轮22套接在空心轴18a上,在通孔18c内配合连接转轴7,在每个轮轴18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弹簧16,弹簧16套接在转轴7上,每个弹簧都通过转轴7上的螺母24压紧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8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窨井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香辣海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