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心式绞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8333.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孔令野;赵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式绞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同心式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目前电线电缆生产厂家用于铜导体或铝导体无退扭绞制的绞线机,缆芯缠绕在储线盘上,缆芯与储线盘一起装在绞体上。绞线生产时,所有储线盘随绞体一起绕绞体回转中心线翻转。该结构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是在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周转储线盘,增加了投入;问题二是在进行绞线生产时需要频繁停机用于更换储线盘,增加了设备操作的辅助时间;问题三是绞体回转半径大,是储线盘直径的三倍,装载储线盘后的转动惯量大,绞体转速无法进一步提高,限制了生产效率提升。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周转储线盘,辅助操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同心式绞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心式绞线机,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连接一组机架,在机架上配合连接主轴,在主轴的后端连接分储线盘,在主轴的后端连接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主轴上配合连接一组同心的储线盘,在每间隔两个储线盘之间的主轴上分别设有一个张力控制装置,张力控制装置与它两侧的储线盘都对应配合,在主轴上还设有一组开口,在每个开口内配合连接一个III号导轮,每个III号导轮)与相应的张力控制装置对应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主轴上配合连接一个刹车盘,在刹车盘上配合连接一个气动刹车器。
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套接在主轴上的支架,在支架的一侧配合连接旋转支架、另一侧还连接一个配重块,在支架上还对称连接两个摩擦装置,在旋转支架上铰接一个II号导轮支架,在旋转支架上还连接一组调节轴,在II号导轮支架的一端配合连接II号导轮、另一端配合连接压头,压头与摩擦装置对应配合,在旋转支架和II号导轮支架之间还配合连接一组弹簧,每个弹簧与相应的调节轴对应配合,在旋转支架的前端套接I号导轮支架,在I号导轮支架上连接I号导轮。
在主轴的前端连接导导电环,在每个III号导轮上都设有一个感应器,感应器与导电环连接,导电环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所述的感应器与缆线相对应,当其中一个缆线出现断线情况时,感应器采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做出相应的命令。
所述的旋转支架包括套筒,在套筒的上端设有法兰、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带通孔的下支持块,在法兰上设有卡槽,在卡槽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带通孔的上支持块,在法兰上还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一组通孔,在支撑板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设有连接筒。
在主轴上装有十二个放储线盘和六个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的旋转支架可在支架内做360°旋转,每个张力控制装置可通过手柄调节旋转,使每个张力控制装置与其两侧的储线盘对应配合。张力控制装置与主轴之间通过平键连接,所以张力控制装置与主轴一起旋转,而每个储线盘与主轴之间是通过轴承连接,其与主轴作相对旋转运动。每个张力控制装置在主轴上呈螺旋线状分布。当缆芯从储线盘经过张力反馈装置,再由主轴内孔直至出线口处的分储线盘处,由于六个张力控制装置呈螺旋线状布置,所以六根缆线在分储线盘处均匀分布,在牵引机的拉力和绞体主轴旋转力矩的共同作用下,六根缆芯通过线模座完成绞合动作。
所述的II号导轮支架铰接在支架上,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自由转动,当张力控制装置旋转速度小于储线盘的旋转速度时,缆线被拉紧,在缆线的作用下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压头压紧摩擦装置,从而使摩擦装置压紧绕线轮,进而使得储线盘速度减小;相反当张力控制装置旋转速度大于储线盘的旋转速度时,缆线受力较小而松弛,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压头离开摩擦装置,从而使摩擦装置远离绕线轮,进而使得储线盘速度加大,如此反复调节从而达到平衡状态,使得线芯放线张力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周转储线盘,节约了生产成本;回转惯量小,提高了设备的转速;且缆芯的绞合与复绕可同时进行,节约了操作时间;本装置可使线芯放线张力稳定,提高了线缆绞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8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压电发电系统
- 下一篇:开关柜多状态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