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固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8064.3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涛;曾志铭;陈方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辅助触点的固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固态继电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输入模块、驱动模块和功率组件模块。其中,输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模块传输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是宽范围的电压信号,也可以是宽范围的电流信号;驱动模块一方面用于隔离输入模块和功率组件模块,使固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电气隔离等级,另一方面用于驱动功率组件模块。功率组件模块直接连接电源和负载,实现对负载回路的通断切换。
图1是现有的固态继电器的一个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固态继电器10包括输入模块11、驱动模块12、功率组件模块13。其中,固态继电器10的输入端I1、I2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给输入模块11,输入模块11用于将宽范围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稳定的控制信号,并驱动驱动模块12;驱动模块12用于驱动功率组件模块13;功率组件模块13通过固态继电器10的第一输出端O1及第二输出端O2直接连接电源和负载,实现对负载电源通断的切换。
虽然固态继电器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对负载回路的通断切换,上述现有的固态继电器也确实能实现这一基本功能。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应用环境的日益复杂,要求固态继电器能够具有更多的功能。然而,限于体积的关系,固态继电器的功能拓展,特别是针对辅助触点这一项的功能拓展并不常见。目前已实现的技术是对外部提供一个由光耦或者三极管等具有可控开关特性的电子部件组成的报警电路,由于该电路由电子部件组成一般都是常开特性的辅助触点,而且具有功耗限制,应用范围狭窄。
因此,如何实现固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的功能拓展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固态继电器,以拓展固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固态继电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功率组件模块,还包括辅助触点模块,其中:
所述辅助触点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相连,所述输入模块为所述辅助触点模块提供驱动;所述辅助触点模块为外部提供辅助触点。
较佳地,所述辅助触点模块为电磁继电器。
较佳地,所述辅助触点的数量为一组或多组。
较佳地,所述新型的固态继电器具有一组或多组输出端,所述辅助触点模块通过所述输出端为外部提供辅助触点。
其中,所述输入模块接收一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转换成稳定的信号后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辅助触点模块,以驱动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辅助触点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稳定的信号驱动所述功率组件模块;
所述功率组件模块通过该新型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直接连接电源和负载,实现对负载电源通断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在固态继电器中集成辅助触点模块,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辅助触点模块为外部提供辅助触点;
2)由于采用电磁继电器作为辅助触点,可为外部提供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或者同时提供常开和常闭触点,而且可以同时提供一组或者多组辅助触点,从而可以弥补现有的固态继电器难以实现常闭开关的缺点;
3)由于电磁继电器提供的辅助触点为机械触点,因而接触点的功耗非常小,可以适应多种高低电压环境,并且机械触点的低接触电阻特性使其可以接入较大电流的设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的固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固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的固态继电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固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固态继电器30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31、驱动模块32以及功率组件模块33,并且还包括辅助触点模块34;其中,辅助触点模块34的输入端与输入模块31相连,输入模块31为辅助触点模块34提供驱动;辅助触点模块34为外部提供辅助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库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8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