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VC/PE管道通用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6624.1 | 申请日: | 201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诚阀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04 | 分类号: | F16K27/04;F16L23/0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vc pe 管道 通用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既可用于PVC管道,又可用于PE管道的阀门。
[背景技术]
PVC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为原料,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热压成型的;PE管主要是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其中,PVC管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强度,但其柔性不如其他塑料管材,耐腐蚀性优良,但低温下较脆;PE管重量轻,韧性好,耐低温性能较好,抗冲击强度高,但抗压抗拉强度较低。这两种管道都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
由于PVC管和PE管的物理特性的差别,用于PVC管道的阀门可以将PVC管直接插入阀门的连接端口就能密封,这是因为PVC材料的特性,其强度足够高,能够和密封套紧密配合并密封,且PVC管道强度高,不易变形,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同样的阀门不能适用于PE管道上,虽然管道的外径尺寸是一致的,但由于PE管的柔性,使得PE管道受力后容易变形,从而在管道有压力时容易从阀门连接端脱落,从而用于PE管道的阀门,通常在连接端需要特殊设计,以防止PE管在承压状态下脱落。
因此,目前用于PVC管道的阀门和用于PE管道的阀门是不同的,在实际使用时必须严格区别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用于PVC管道,又可用于PE管道的PVC/PE管道通用阀门,不仅可以方便地使用在PVC和PE两种不同特性的管道上,而且安装和拆卸都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PVC/PE管道通用阀门,包括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阀体1,以及位于阀体1内部中央的阀瓣2和阀杆3,所述阀杆3底部与阀瓣2相连,所述阀体1上端连接有阀盖4,所述阀杆3穿过阀盖4并从阀盖4上端伸出,所述阀杆3顶部安装有扳手头5,所述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橡胶密封环6,所述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外形相配合,所述锁紧装置与阀体1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环7和固定环8,所述锁紧环7安装在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的端口,所述固定环8安装在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外壁上,所述锁紧环7与固定环8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栓9连接为一体。
所述锁紧环7、固定环8均为开口圆环状,所述锁紧环7、固定环8的开口之间分别设有调节螺栓10。
所述阀体1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凸台11,所述固定环8安装在阀体1上凸台11的内侧,所述橡胶密封环6设置在凸台11的内壁上。
所述锁紧环7内壁上加工有锯齿状沟槽12。
所述固定环8内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橡胶条13。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阀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与阀体可拆卸式连接,锁紧装置的外形与阀体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外形尺寸相配合,从而可以方便地使用在PVC管和PE管两种不同特性的管道上,且安装和拆卸都简单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库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产品库存的需求大大减少,直接减少了各种原材料的消耗,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PVC管道专用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瓣3、阀杆4、阀盖5、扳手头6、橡胶密封环7、锁紧环8、固定环9、固定螺栓10、调节螺栓11、凸台12、锯齿状沟槽13、橡胶条14、螺母15、阀瓣螺母16、中头垫片17、O型圈一18、对开环19、O型圈二20、阀盖螺母21、O型圈三22、弹簧卡环23、扳手头螺栓24、防尘圈25、中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诚阀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诚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