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低压报警的升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503.7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杰 |
主分类号: | H02M3/04 | 分类号: | H02M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报警 升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低压报警的升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小型仪器仪表电子产品中升压电路装置的应用非常普遍,一般多采用升压芯片或单片机配合外围电路组成,电路结构较为复杂,电路体积相对较大且成本较高,并且这种方案的模块通断只能由直流源是否接通决定,一旦直流源接通立即进行升压转换,给临时停机检测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路体积小,开关可控的一种带低压报警的升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供电滤波单元、分压单元、软启动单元、低压报警单元、逆变单元及输出滤波单元组成;所述的供电滤波单元包括输入直流电源串联一开关K后,与电容C4、电容C5并联连接,形成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电容C4与电容C5负极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的分压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电阻R1、电阻R2串联连接后接地;所述的软启动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电容C2、电阻R5串联连接后接地;所述的低压报警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红色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4串联后与DC-DC升压芯片U1的pok引脚连接;所述的逆变单元包括DC-DC升压芯片U1,DC-DC升压芯片U1的clk/sel引脚、ain引脚均与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电连接,ref引脚与电容C3连接后接地,on引脚连接在软启动单元的电容C2与电阻R6之间;pokin引脚连接在分压单元的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DC-DC升压芯片U1的lxn引脚与lxp引脚连接后一路与储能电感L1一端连接,储能电感L1另一端连接在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红色发光二极管LED之间;另一路与二极管D1正极脚连接,二极管D1负极脚与电阻R3、电容C1串联连接后接地;DC-DC升压芯片U1的out引脚连接在电阻R3与电容C1之间,pout引脚连接在二极管D1与电阻R3之间,构成升压后的电压输出端B。所述的输出滤波单元包括电压输出端B分别与电容C6、电容C7并联连接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电路中电阻、电容等元件都是采用贴片型的元件,可有效减少电路体积,降低成本。电路结构合理,采用软启动方式和低压报警单元,有效保护输入直流电源,从而提高电路工作稳定性,并且需暂时停止工作时可关断电源开关,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利用供电滤波单元与输出滤波单元同时在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进行滤波,以降低交流脉动波纹系数、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并且需临时停止工作时可关断开关,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供电滤波单元、分压单元、软启动单元、低压报警单元、逆变单元及输出滤波单元组成。
供电滤波单元包括输入直流电源Vi串联一开关K后,与电容C4、电容C5并联连接,形成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电容C4与电容C5负极脚连接后接地。供电滤波单元采用电容C4与电容C5并联的结构,提高了电路工作的可靠性,若有一个电容开路后,另一个电容仍然能够进行滤波,电路仍然能工作,有效防止出现严重交流故障。
分压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电阻R1、电阻R2串联连接后接地。
软启动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电容C2、电阻R5串联连接后接地。输入直流电源接入电路时,通过电阻R5对电容C2充电,DC-DC升压芯片U1的on引脚上电压逐渐变化为0后,DC-DC升压芯片U1被启动进入到工作状态,避免电源接入的瞬间对直流电源的冲击过大,实现保护输入直流电源目的。
低压报警单元包括滤波后直流供电端A与红色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4串联后与DC-DC升压芯片U1的POK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杰,未经吴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式车防尘罐体
- 下一篇:一种梅干菜咸肉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