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驱动双夹具的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092.1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皇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皇壮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驱动 夹具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驱动双夹具且用以传送电解电容器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解电容器制作工艺中,需以不同装置搭配各个不同制作工艺,以将电容器芯包加以封装成最终产品,其中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有从卷绕到含浸再到组立封口等。因现有电容器的外观尺寸以及能够大量生产特点,并避免因人工方式造成制作工艺不稳定与成本增加,更需导入以部分自动化或全自动化设备方能提高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驱动双夹具的传输装置,即为自动化的传输装置,以利于在电容器制作工艺中输送到另一制作工艺,而有助于其排列、含浸及组立封口的衔接,缩小自动化设备的体积,进而缩小设备安装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双驱动双夹具的传输装置,用以在不同工站之间传送电解电容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驱动双夹具的传输装置,用以将多个电解电容器在多个工站之间进行传送。传输装置包括承载架、一对传输载具以及一对第二动力组件。承载架具有轨道。所述一对传输载具移动地设置于承载架,且各传输载具传送电解电容器于相邻的两个工站之间。各传输载具包括传输件、夹持件与第一动力组件。传输件滑动地耦接于轨道。夹持件组装于传输件。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传输件且连接夹持件。第一动力组件控制夹持件夹取或释放电解电容器。所述一对第二动力组件分别控制所述一对传输载具沿轨道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气缸、齿轮转动件与转轴部。第一气缸设置于传输件。齿轮转动件设置于传输件并连接第一气缸。转轴部穿过传输件且连接齿轮转动件,其中第一气缸驱动齿轮转动件与转轴部沿一轴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活动基板。第二气缸具有伸缩轴。活动基板设置于伸缩轴的一端,其中第二气缸驱动活动基板沿一轴来回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件包括两个部件,上述的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制动件、耦接件以及传动件。第三气缸设置于其中一部件。制动件设置于另一部件并连接第三气缸。耦接件连接在所述两个部件之间。传动件连接在所述两个部件之间,其中耦接件与传动件限制所述两个部件于一轴上,而第三气缸与制动件驱动所述两个部件沿该轴相对运动以夹取或释放电解电容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一对第二动力组件各包括马达、一对皮带轮以及皮带。马达轴接其中一皮带轮,且另一皮带轮为自由枢接状态。皮带套接皮带轮,且皮带的局部固定于传输件,以使马达经由皮带轮与皮带而驱动传输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基于上述,具有双驱动双夹具的传输装置通过传输载具进行电解电容器的传输作业,以使电解电容器能在至少两个工站之间传送。更进一步地说,通过传输装置上设置不同的传输载具,用以转换电解电容器的传送方向,且在传输载具的接替处也能设置中继工站以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缓冲置放区亦或进行另一制作工艺作业。如此便能将相关制作工艺穿插于传输过程,因而得以提高制作工艺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传输载具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传输载具的分解图;
图5至图11绘示传输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传输装置
100:承载架
110:轨道
200A、200B:传输载具
210:传输件
212:滑动部
220:夹持件
230、240、250:动力组件
231:气缸
232:固定块
233:固定套筒
234:齿轮转动件
235:转轴部
241:气缸
242:活动基板
251:制动件
253:气缸
253A:移动轴
254:耦接件
255:传动件
255A、255B:齿条
255C:齿轮转动件
300A、300B:动力组件
310A、310B: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皇壮,未经陈皇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