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6078.1 | 申请日: | 2013-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基快;刘韵资;赵婷;李张鹏;黄菲;沈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基快 |
| 主分类号: | G01N33/15 | 分类号: | G01N33/15;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血管 固定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用于方便固定悬挂离体血管环于浴槽中。
背景技术
内皮细胞是人体大血管壁的第一道屏障,在众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黏附分子(如ICAM-1、VCAM-1)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血管的舒缩状况。血管舒张主要是内皮依赖性舒张。内皮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目前研究小鼠或大鼠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多采用离体主动脉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检测。
用离体血管环或条(该标本制备简便,稳定性好,维持时间长)研究药物的作用,可排除各种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的影响,能定性或定量地研究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并分析药物作用的机理,从而说明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即量效曲线。由于小鼠主动脉极细,主动脉周围伴有脂肪和结缔组织,所以实验取材过程中极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层,造成实验结果不稳定,在不同实验室中差异较大,极大地影响了药物或病理状态下对内皮功能的认识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更加灵敏地体现主动脉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包括上、下挂钩。下挂钩包括下支撑杆、手持塑料方块和三角钩,上挂钩包括张力传感器连接环、上支撑杆和三角钩,张力传感器连接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三角钩包括搭钩和血管环挂杆。
所述上挂钩可穿过下挂钩塑料方块方孔与张力传感器相连,使张力传感器、支撑杆和离体血管环三点成线并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三角钩挂杆直径为0.30mm钢丝。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一种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包括上、下挂钩。下挂钩包括下支撑杆、手持塑料方块和三角钩,上挂钩包括张力传感器连接环、上支撑杆和三角钩,张力传感器连接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三角钩包括搭钩和血管环挂杆。操作者可在操作盘中将血管条穿进上、下挂钩的血管环挂杆,并锁住上、下挂钩的三角钩。之后操作者可连同挂钩和血管环一并转移到浴槽中,并接上张力传感器。该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对内皮细胞损伤少,并且血管环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角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支撑杆,2-手持塑料方块,3-方孔,4-下三角钩,5-张力传感器连接环,6-上支撑杆,7-上三角钩,8-上搭钩,9-上血管环挂杆,10-下搭钩,11-下血管环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 如附图1所示, 一种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包括上、下挂钩。下挂钩包括下支撑杆(1)、手持塑料方块(2)和三角钩(4),上挂钩包括张力传感器连接环(5)、上支撑杆(6)和三角钩(7),张力传感器连接环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三角钩包括搭钩(8、10)和血管环挂杆(9、11)。
免脱落离体血管环固定挂钩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分离主动脉环,然后将主动脉环套入下血管环挂杆(11),锁上下挂钩(4)。将上挂钩穿入下挂钩方孔中(3),并将血管环套入上血管环挂杆(9),同时锁上上三角钩(7)。将固定挂钩快速转移浴槽中并固定,连接张力传感器连接环于张力传感器。主动脉环受药物处理时可产生收缩或舒张,并将信号传给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描绘出主动脉血管环收缩或舒张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基快,未经陈基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