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制品散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4812.0 | 申请日: | 201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艺洪 |
主分类号: | B22D30/00 | 分类号: | B22D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制品 散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制品冷却装置部件,尤其是一种铝合金制品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制品铸造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铝合金毛坯制品仍具有极高的温度,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对铝合金毛坯制品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序。以往的铝合金毛坯制品冷却是采用外露放置让热量自然消散或者浇注冷水使铝合金毛坯制品快速冷却的方式,前者的散热方式散热速度缓慢散热时间长,而后者的散热虽然较快,但是散热场所通常是污水横流,不但造成冷却用水的浪费,而且散热时所产生的高温以及有害气体更是对周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造成严重影响以及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铝合金制品能快速冷却、以及有效提高冷却资源利用率的铝合金制品散热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制品快速散热设备,包括:机体、冷却室、热交换室、风机,在机体的上方为冷却室,风机设在机体的左下方,机体的右下方为热交换室,冷却室出风口与热交换室的输入口相连接,热交换室的输出口与风机的输入口相连接,风机的输出口与冷却室左下方的入风口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冷却室为六面拼接的箱体),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带斜度的滚道,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放料口,箱体的外壳上填充有隔热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热交换室的上方设有喷水头,在喷水头下面设有颗粒状物体,在热交换室下面设有入水管,在热交换室的侧面设有水泵、热交换器和冷却塔,热交换器分別与入水管和水泵连接,喷水头与水泵连接,热交换器与冷却塔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采用密闭式散热、雾化冷风循环利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铝合金毛坯制品的散热效率和冷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对周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便,资源利用率高,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铝合金制品散热设备,包括:机体1、冷却室2、热交换室3、风机4,在机体1的上方为冷却室2,风机4设在机体1的左下方,机体1的右下方为热交换室3,冷却室2出风口21与热交换室3的输入口相连接,热交换室3的输出口与风机4的输入口相连接,风机4的输出口与冷却室2左下方的入风口相连接。
所述热交换室3的上方设有喷水头31,在喷水头31下面设有颗粒状物体32,在热交换室3下面设有入水管33,在热交换室3的侧面设有水泵6、热交换器7和冷却塔8,热交换器7分別与入水管33和水泵6连接,喷水头31与水泵6连接,热交换器7与冷却塔8连接。
工作原理:将带有高温的铝合金制品从投入口24放进冷却工作室内,关好防护门25后启动运行,水泵6开始工作将热交换室3内的水抽汲通过水管进入热交换器7,由于热交换器7与冷却塔8相连通,冷却塔8生成的低温水通过热交换器7使热交换室3的温度降低,降温的冷水经过喷水头31喷雾后回流到热交换室3,并同时将进入热交换室3内的空气冷却。与此同时,散热风机4通过其抽风端将经过热交换室3内的冷空气以及质量较轻的水雾一同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冷却室2,冷空气与水雾混合而成的雾化冷风从雾化出风口21吹出,对冷却室2内的带着高温的铝合金制品进行冷却。冷却铝合金制品后的气流带着铝合金制品的高温从冷却室2底部的出风口21排出,重新回到热交换室3内,再次被经过冷水的冷却处理,又循环回到冷却室2内,如此往复不断。
当热交换室3中的水量损失到一定程度时,自动补水阀35开启,热交换室3补充冷却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艺洪,未经吴艺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4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物理化学混合发泡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