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3934.8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南金;石萌;曾伟;邢军军;郭继权;汪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5/0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极化 基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其能
满足多种通信制式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广大用户对移动通信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猛的发展。为了提升移动通信业务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对波束宽度稳定的宽频带、高增益、高前后比的基站天线要求越来越多。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能满足多种通信制式,可以实现站点的共址,更能降低建站的成本。因此,天线的宽带化、高效率是当前发展重点之一。但是,现有超宽频天线存在以下问题:
1、 在1710-2690MHz的工作带宽内水平面波束宽带的收敛性和前后比指标不理想;
2、反射板的结构复杂,大批量生产时的一致性难保证,天线的成本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其在工作频段为1710-2690MHz时,具有稳定的波束宽度、高前后比、好的交叉极化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1)、辐射单元(5)、馈电网络(6);
反射板(1)的正面设置有倒U形金属条(3)和外侧金属条(4);辐射单元(5)通过反射板(1)上的通孔固定在反射板的正面;
馈电网络位于反射板(1)背面,包括辐射单元同轴连接线(61)、功率分配
器同轴连接线(62)、主馈线(63)、次功率分配器(64)、主功率分配器(65);辐射单元同轴连接线(61)连接辐射单元(5)和次功率分配器(64),次功率分配器(64)和主功率分配器(65)通过功率分配器同轴连接线(62)连接,主馈线(63)与主功率分配器(65)相连接。
所述倒U形金属条(3)固定在反射板(1)正面纵向中心线处,辐射单元分
布在所述倒U型金属条的两侧;外侧金属条(4)固定在反射板(1)正面纵向中心线处的两侧,距所述反射板(1)纵向中心线的距离是工作中心频率的0.7~0.9个波长,所述外侧金属条与反射板正面的夹角为0°~150°。
还包括底板(2),底板(2)通过固定件(7)与反射板(1)连接,且底板与
反射板背面的距离是可调的;底板(2)包括反射面和两个侧边,反射面与侧边连接所成角度的取值范围是90°~180°,底板(2)的长度不大于反射板(1)的长度;且底板的形式、底板与反射板的距离对前后比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增加了1)倒U形金属条,2)外侧金属条,3)底板;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倒U形金属条和外侧金属条能很好控制天线的水平面波束宽带,使波束宽带收敛在±5°以内;
2、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对前后比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装配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实现了模块化装配,批量生产时能保证一致性,有利于指标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馈电网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U形金属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侧金属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与反射板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
1—反射板;
2—底板;
3—倒U形金属条;
4—外侧金属条;
5—辐射单元;
61—辐射单元同轴连接线;
62—功率分配器同轴连接线;
63—主馈线;
64—次功率分配器;
65—主功率分配器;
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列的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射板(1)、底板(2)、倒U形金属条(3)、外侧金属条(4)、辐射单元(5)和馈电网络(6),辐射单元(5)通过反射板(1)上的通孔固定在反射板的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