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包线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3629.9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义;张斌;陈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6 | 分类号: | B65H49/36;B65H59/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包线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包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包线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绕包线生产过程中,其中放线过程是一个重要环节,放线时张力的控制,更是直接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近年来大容量电力变压器已是发展趋势,对电磁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使用的绕包线放线装置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如图1、图3所示,其绕包线放线装置包括支架1、刹车轮18、刹车带19,支架1上安装有轴承架2,轴承3穿于轴4上,并通过销5连接把轴4固定在轴承架2中,刹车轮18通过焊接直接连于轴4的一端,刹车轮18上安装有刹车带19,刹车带19下端部装有螺栓20,螺栓20上设有弹簧16,并通过螺母三21固定在支架1上,线盘6通过顶针一7、顶针二8左右固定于轴4上,顶针一7由螺母二9固定在轴4的一端,顶针二8焊接在轴4的另一端,放线时通过调节螺母三21,弹簧16及刹车带19受力作用于刹车轮18,提供给线盘6张力,其缺点在于,轴与刹车轮通过焊接直接相连,其无法保证在同一中心,使得同轴度差,作用于线盘的张力不均匀,同时刹车轮与刹车带是半圆接触,刹车轮单向受力,张力控制不好,靠弹簧及刹车带受力作用于刹车轮,提供给线盘张力,张力调节不灵敏,操作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包线放线装置,其操作简单方便,能保证轴与刹车片间在同一中心使作用于线盘的张力均匀,并改善因现有刹车轮单向受力,张力控制不好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轴承架,轴承穿于轴上,并通过销连接把轴固定在所述轴承架中,线盘通过顶针一、顶针二左右固定于轴上,所述顶针一由螺母二固定在所述轴的一端,所述顶针二焊接在所述轴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顶针二处的轴端安装有轴套一并通过螺母一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轴套一内安装有轴承二且通过卡簧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轴套一外圈与轴套二螺纹连接,所述轴套二内安装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靠外一侧设有弹簧,张力调节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所述轴套二上,并与所述弹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刹车片安装于轴套二内,轴套一与轴套二螺纹连接,轴套一安装于轴端,则轴与刹车片在同一中心,保证了作用于线盘的张力均匀,轴与刹车片可整圆接触,更好的实现了张力控制,改善了因现有刹车轮单向受力,张力控制不好的缺陷,且通过张力调节螺母调节弹簧力作用于刹车片,刹车片对轴形成刹车力,最终实现对线盘的张力控制,操作方便,且张力控制稳定可靠,避免了现有操作繁琐,张力调节不灵敏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绕包线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轴承架2,轴承3穿于轴4上,并通过销5连接把轴4固定在轴承架2中,线盘6通过顶针一7、顶针二8左右固定于轴4上,顶针一7由螺母二9固定在轴4的一端,顶针二8焊接在轴4的另一端,靠近顶针二8处的轴4端安装有轴套一10并通过螺母一11固定于支架1上,轴套一10内安装有轴承二12且通过卡簧13固定在轴4上,轴套一10外圈与轴套二14螺纹连接,轴套二14内安装有刹车片15,轴4与刹车片15在同一中心,保证了作用于线盘6的张力均匀,轴4与刹车片15的整圆接触,更好的实现了张力控制,改善了因现有刹车轮单向受力,张力控制不好的缺陷,刹车片15靠外一侧设有弹簧16,张力调节螺母1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轴套二14上,并与弹簧16相连,通过张力调节螺母17调节弹簧16力作用于刹车片15,则刹车片15对轴4形成刹车力,最终实现对线盘6的张力控制,操作方便,且张力控制稳定可靠,避免了现有操作繁琐,张力调节不灵敏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