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LED筒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3034.3 | 申请日: | 201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应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21/14;F21V19/00;F21V3/02;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魏美贞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LED筒灯,属于灯具领域。
背景技术
筒灯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学校、大型超市、办公场所、高档住宅等作为重点照明之用,亮化、美化环境,也为生活增添色彩。
目前普遍使用的筒灯大多采用金卤灯或荧光灯作为光源,这种筒灯功耗高、发热大、寿命短,且光色不够柔和,人眼直视会感到刺眼,甚至产生眩光。
LED光源因其发光效率高,光的单色性好,光色柔和,且节能、环保、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但现有技术中LED筒灯仍存在散热效果差、角度调节受限、眩光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角度调节灵活、防眩光的嵌入式LED筒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LED筒灯,包括面盖、弹簧、透光板、内环、反光杯、LED发光件、镶件、散热器、后盖;弹簧安装在内环上;透光板和反光杯固定在内环上,透光板与反光杯连接;LED发光件固定在镶件上,反光杯罩在LED发光件上;镶件与散热器固定;后盖与散热器固定;散热器上沿散热器的中轴线环绕设置有多条散热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与面盖铰接;所述的LED发光件与透光板的垂直距离为40~150mm;所述的透光板出光面的直径为30~80mm;所述的散热筋倾斜设置,并且散热筋均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发光件与透光板的垂直距离为70mm、90mm、110mm、120mm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光板出光面的直径为40mm、50mm、60mm、70mm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的外形为两头小,中间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线扣,所述的线扣固定在后盖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成本经济、安装方便、角度调节灵活、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面盖1、铆钉2、弹簧3、透光板4、内环5、反光杯6、LED发光件7、镶件9、散热器10、后盖11、线扣12。
内环5通过铆钉2与面盖1铰接,内环5可在面盖1上转动,使布置安装的位置更灵活,可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照射。
弹簧3安装在内环5上。面盖1和弹簧3将本实用新型嵌入式安装在天花板上。
透光板4和反光杯6固定在内环5的腔体内,透光板4与反光杯6连接,透光板4对LED发光件7起透光作用。LED发光件7与透光板4的垂直距离为40~150mm,可使本实用新型出光均匀,无眩光,LED发光件7与透光板4的垂直距离优化值为70mm、90mm、110mm、120mm。透光板4出光面的直径为30~80mm,可使本实用新型出光均匀,无眩光,透光板4出光面的直径优化值为40 mm、50mm、60mm、70mm,透光板4出光面的定义为本领域公知常识。
LED发光件7固定在镶件9上,反光杯6 罩在LED发光件7上,反光杯6对LED发光件7起反光作用。LED发光件7与镶件9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多种:导热胶水、用反光杯6压牢固、相应的支架固定等。
镶件9用螺钉与散热器10固定。
后盖11用螺钉与散热器10固定。
线扣12固定在后盖11上。线扣12用来装导线,可使导线有序安装,不至于杂乱。
散热器10上沿散热器10的中轴线环绕设置有多条散热筋8。散热筋8倾斜设置,并且散热筋8均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这样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性。散热器10的外形为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是为了配合相关部件的尺寸,中间大是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