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958.1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庄琦;陈振林;李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胜国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光杆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
背景技术
原油开采过程中,在距采油井口300-600米的一段,油管内壁容易结蜡,目前主要采用热洗清蜡工艺进行清蜡,就是通过热水循环将油管内壁上的蜡融化,随原油排出。但是该工艺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天气等原因影响,导致热洗时热水水温较低、水量不够等状况,外加容易出现的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油管内壁上融化的蜡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聚集,导致油井抽油杆蜡卡。出现蜡卡后,需要依靠措施热洗或者锅炉车热洗解卡,热洗过程中需要经常尝试开启抽油机。开启抽油机后,此时的抽油杆因蜡卡下行较慢,造成与抽油机驴头及悬绳器下行速度不同步,容易导致悬绳器与光杆处发生一段位移。而当抽油机驴头上行时,因绳器与光杆处发生的那段位移无载荷,惯性较大,作用到光杆上,很容易造成抽油杆断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目前原油开采过程进行清蜡时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该装置通过空气压缩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抽油机因上行惯性较大带来的对光杆和抽油杆的冲力,避免将抽油杆拔断的现象发生,延长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其特点在于该缓冲器包括气缸筒、活塞、活塞杆、挡环、压帽、胶皮圈、盘根,其中气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下端的活塞筒内壁上设有上下挡环,气缸筒上端口处设有压帽,上挡环与压帽间的活塞杆上设有盘根,活塞杆上端连接悬绳器,气缸筒下端口内壁设有连接光杆的内螺纹。
以上所述的压帽与气缸筒外壁通过丝扣连接。
以上所述的活塞杆穿过压帽与悬绳器连接,压帽与活塞杆接触处丝扣连接,上挡环与活塞杆接触处丝扣连接。
以上所述的下挡环直径小于活塞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该光杆缓冲器由括气缸筒、活塞、活塞杆、挡环、压帽、胶皮圈、盘根几个部分组成,压帽与气缸筒之间通过丝扣连接,压帽与活塞杆接触处,上挡环与活塞杆接触处均用丝扣连接,上挡环与压帽间的活塞杆上设有盘根,可确保气缸筒内腔体的密闭;活塞上设有的两个胶皮圈,可以确保活塞与气缸筒内壁密闭接触;气缸筒内壁上下均设有挡环,确保活塞的往复运动。
当抽油机驴头因惯性上行时候,悬绳器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上行,活塞上行中压缩与上挡环之间腔体内的气体,上行的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压缩能,抽油机驴头继续上行,腔内被压缩的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会带动气缸筒上行,气体的压缩能转化为光杆的向上的动能,将无载荷的位移成功转移到活塞上行的位移,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悬绳器与光杆处发生的那段位移无载荷,抽油机上行惯性较大,将抽油杆拔断。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气缸筒,2为活塞,3为活塞杆,4为盘根,5为压帽,6为上挡环,7为胶皮圈,8为下挡环,9为连接光杆的内螺纹,10为悬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
由图1可知,一种油井解卡光杆缓冲器,包括气缸筒1、活塞2、活塞杆3、挡环、压帽5、胶皮圈7、盘根4,其中气缸筒1内设有活塞2,活塞2上下端的活塞筒1内壁上设有上下挡环,气缸筒1上端口处设有压帽5,上挡环6与压帽5间的活塞杆3上设有盘根4,活塞杆3上端连接悬绳器10,气缸筒1下端口内壁设有连接光杆的内螺纹9。
以上所述的压帽5与气缸筒1外壁通过丝扣连接。
以上所述的活塞杆3穿过压帽5与悬绳器10连接,压帽5与活塞杆3接触处丝扣连接,上挡环6与活塞杆3接触处丝扣连接。
以上所述的下挡环8直径小于活塞2直径。
当抽油机驴头因惯性上行时候,悬绳器10通过活塞杆3带动活塞2上行,活塞2上行中压缩与上挡环6之间腔体内的气体,上行的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压缩能,抽油机驴头继续上行,腔内被压缩的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会带动气缸筒1上行,气体的压缩能转化为光杆的向上的动能,将无载荷的位移成功转移到活塞2上行的位移,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悬绳器10与光杆处发生的那段位移无载荷,抽油机上行惯性较大,将抽油杆3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胜国,未经姬胜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混合钾盐矿制取氯化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膨化羽毛粉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