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识别码的生物样品保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606.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夏恒霞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识别码 生物 样品 保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样品保存管,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识别码的生物样品保存管,能够确保生物样品保存管上的识别码在低温条件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遗传及生活习惯的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和关注成为科学界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倡导的转化医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更关注大量的采集、保存各种生物遗传物质、代谢产物环境样本等用于未来的研究分析。这些样本经适当处理后保存在不同规格的管状容器中,如小的容量为0.2毫升,大试管的容量为10毫升或更多,在这里我们统称为样品保存管。
用于生命科学的样品保存管通常会存放在极端低温的条件下(如液氮,-196℃),在这种极端温度条件下,常规的记录样品信息的标签所使用的粘合剂通常会失效。因此、如何确保标签上的编码在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成为这类样品保存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Micronic公司的专利US 6270728 B1,提出了将识别码制作在某种载体上,并将载体通过卡、粘等方式固定在样品冻存管的底部。而美国Matrix公司的专利US 6372293 B1提出了直接在底部覆盖深色和浅色两层性质不同的涂料,然后使用诸如激光蚀刻方式按照预先设定的图形将表层涂料去掉,漏出底层颜色形成深浅反差的识别码。Nexus Biosystems公司的专利US 20110308335 A1也使用了激光蚀刻方式实现识别码,与Matrix公司不同的是,其底部的底层使用不透明涂料,表层上覆盖特殊的透明涂料,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顶部透明涂料颜色会发生变化与底层不透明涂料形成反差,从而制成识别码。Q.I.S公司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针对玻璃质的样品保存管标记数据编码矩阵的方式,它将陶瓷质的涂料直接喷涂在玻璃质样品保存管底部,然后经过烧结固定,形成牢固的识别码。此外, Wheaton公司的专利US 2012/0048827 A1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将带有识别码的元件固定在样品保存管底部。类似的做法还有专利US 82827821B2,它提供了一种将识别码标记在一个外套上,并将外套包裹在样品保存管外侧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可以在样品保存管底部标记二维码外,还可以在样品保存管侧壁同时标记一维码和肉眼识别的数字编号,当底部二维码损坏后,侧壁的一维码和数字编号依然能提供足够的编码识别,提高了样品保存管编码的可靠性。
尽管已有众多专利提供了多种在样品保存管外部(底部或外侧壁)标记数据编码矩阵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均需要在样品保存管制造过程以外增加一道工序将识别码固定于保存管本体上,这样的工艺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模内贴标工艺是近十几年流行起来的新技术,它将制作好的标签贴放于模内,在注塑的过程中将标签与产品结合成一个整体。相比于传统的粘贴标签的方式,模内贴标的黏附方式在低温苛刻环境下非常稳定。但由于生物样品保存管的体积很小(甚至小到0.2ml),在模具制作及模内贴标实现方式上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方式,限制了模内贴标技术在生物样品保存管标记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模内贴标技术标记识别码的生物样品保存管,提供了高质量稳定性好的样品保存管的同时降低了样品保存管的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识别码的生物样品保存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或侧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与信息元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所述信息元件包括核心层和热封层,所述核心层设有识别码,所述热封层为透明的并且覆盖于识别码上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核心层与热封层优选采用涂布或共挤出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前述本体由PP、ABS、PE或PC制成,材料选自但不限于以上四种。
前述本体与核心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有利于提高本体与核心层的融合的牢固度。
前述识别码为光学数据编码矩阵,能够被光学读取装置或肉眼读取。优选开放式数据编码矩阵,譬如:一维条码Code39、Code128或二维条码Datamatrix以及人肉眼可识别的数值或字母。
前述核心层为薄膜层状结构,厚度为70-90微米,优选通过挤压,拉伸等方式制作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厚度。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前述底壁融合有信息元件,所述信息元件上的识别码为设置于核心层上的黑底白点的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积小巧的嵌入式卡槽
- 下一篇:含耦合电感的光伏阵列MPPT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