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变焦红外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576.9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尼泰达数字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5/03;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变焦 红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球摄像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同步变焦红外球。
背景技术
随着安防监控要求的日益提高,红外球的需用量越来越大,而现在的传统红外球大都采用的是点阵灯分组控制红外发光的方式。具体开启方式为:在一体机芯镜头变焦的时候,红外灯分成三组或者两组,根据机芯变倍随之打开或者关闭某组灯光组合,一般一个红外球上最多有10-12颗点阵灯,分成三组控制的话,一般是一体机芯在1-5倍焦距的时候,角度大的4个红外灯会打开;6-12倍焦距的时候,角度中间的那4颗红外灯会打开,角度大的4颗红外灯随之关闭;机芯12倍焦距以上时,角度中间的4颗灯和角度最小的4颗灯会打开,角度大的4个灯会关闭;机芯变倍到更大倍数时,角度最小的红外灯会打开,以达到距离最远。这就是现在销售的红外球灯光开启原理。
采用以上方式存在如下缺点:首先,从光学原理上来讲,当一体机芯镜头的角度和红外灯的角度完全一致的时候,夜视图像效果才会达到最好,这时候的光电效率也是最高。但是由于传统红外球只能分成三组控制,所以只能有三个角度,而一体机芯的镜头角度是从65度到5度之间持续均匀变化,因此镜头的角度和红外灯的发光角度只在某三个位置是重合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要么红外光浪费了,要么红外光角度不能满足机芯镜头的观看角度,这样就会存在“手电筒”现象,即中间部分过亮,四周过暗,或者是整体图像的光线过暗。其次,红外灯的寿命与能否及时散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从原理上讲,如果红外灯的热量及时的散发掉,红外灯的寿命可以有10年以上,像分组控制的方式,在机芯大焦距(机芯六倍以上)的时候,要一次性开启8个红外灯,这样红外灯发出的热量就过大了,对红外球的散热系统要求很高,目前的红外球设计原理基本没办法做到及时的散发这么大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变焦红外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球的红外光与机芯镜头不能实现全角度匹配和发热量高导致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步变焦红外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内设有同步变焦光源和机芯镜头,所述转动部上设有散热片。
优选方案为,所述同步变焦光源包括红外光源,在所述红外光源的出光方向上设有双凸透镜,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双凸透镜之间设有匀光膜,所述匀光膜连接有控制其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双凸透镜之间往复运动的控制装置。
优选方案为,所述红外光源的非出光方向设有散热器。
优选方案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直线步进电机和传导杆,所述传导杆带有外螺纹;所述匀光膜设有传导杆孔,所述传导杆孔带有与传导杆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传导杆穿设在所述传导杆孔内;所述散热器和双凸透镜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匀光膜设有支撑杆孔,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支撑杆孔内。
优选方案为,所述散热器上设有风扇。
优选方案为,所述红外光源为LED红外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红外光源的最终出光角度在65度到5度之间分成30等份均匀地变化,而通常机芯镜头的变焦是分成18等份,最多是分成30等份,这样,我们的同步变焦光源随时都能保证发光角度与机芯镜头的角度完全一致,夜间图像效果均匀,不会存在手电筒效应,光源也不会有亮度上的浪费;其次,采用同步变焦技术只需要采用一颗红外光源,不像传统的红外球,需要10-12颗光源甚至更多,相对比而言,采用同步变焦技术,光源发出的热量是远远低于传统的红外球的,所以从寿命上来讲,采用同步变焦技术的红外球会远远长于传统的红外球;最后,从环保意义上来讲,同步变焦光源的功率要小很多,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步变焦红外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步变焦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2、转动部;3、同步变焦光源;4、机芯镜头;5、散热片;6、红外光源;7、双凸透镜;8、匀光膜;9、散热器;10、直线步进电机;11、传导杆;12、传导杆孔;13、支撑杆;14、支撑杆孔;15、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尼泰达数字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尼泰达数字安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