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屏蔽网罩及其微波无电极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179.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紫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0 | 分类号: | H01J65/00;H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屏蔽 网罩 及其 电极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无电极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波屏蔽网罩及其微波无电极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汽车外部零件等生产效率日益提高,使得对光学固化科技的需求越来越高,紫外线(UV)固化是一种光化学过程,是利用高强度的紫外线进行照射,将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油墨、油漆、固化胶加以瞬间固化,传统的微波无电极光源主要由磁控管、微波导腔、微波谐振腔、无电极灯管、光反射面、微波屏蔽罩等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微波屏蔽罩包括骨架和包覆在骨架上的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为柔性材质,需依托骨架才能保持形状,制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且不锈钢丝网与骨架之间时常因包覆密封不佳而存在缝隙,需用电磁密封条进行密封,电磁密封条的柔性和韧性非常重要,否则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在使用时会发生放电打火故障,不锈钢丝网容易破损,影响微波无电极光源的使用寿命,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锈钢丝网制作难,密封性差导致放电打火故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利·微波屏蔽网罩,铝合金屏蔽网与框架之间连接密封性好,且施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提供一种微波无电极光源,采用新结构的微波屏蔽网,使用时避免了放电打火故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屏蔽网罩,包括框架和铝合金屏蔽网,所述的铝合金屏蔽网包括方形网面和设置在方形网面四边位置的四个挡边,四个挡边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的框架为与方形网面匹配的方形框架,框架固定在铝合金屏蔽网的四个挡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铝合金屏蔽网的方形网面上具有均匀排列的菱形网格。
一种微波无电极光源,包括磁控管、微波导腔、微波谐振腔、无电极灯管光反射面和微波屏蔽网,所述的微波屏蔽网包括框架和铝合金屏蔽网,所述的铝合金屏蔽网包括方形网面和设置在方形网面四边位置的四个挡边,四个挡边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的框架为与方形网面匹配的方形框架,框架固定在铝合金屏蔽网的四个挡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铝合金屏蔽网的方形网面上具有均匀排列的菱形网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屏蔽网罩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施工方便,安装完成后密封性好,组装在微波无电极光源上后,能避免放电打火故障,铝合金屏蔽网强度大不容易损坏,有效保障使用寿命。
微波屏蔽网罩采用的铝合金屏蔽网可塑性较好,施工时将网面撑开即可,可自行保持形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屏蔽网罩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屏蔽网罩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1.方形网面,2.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波屏蔽网罩,包括框架和铝合金屏蔽网,铝合金屏蔽网包括方形网面1和设置在方形网面1四边位置的四个挡边2,四个挡边2依次首尾相连,框架为与方形网面1匹配的方形框架,框架固定在铝合金屏蔽网的四个挡边2上。
作为优选,铝合金屏蔽网的方形网面1上具有均匀排列的菱形网格。
一种微波无电极光源,包括磁控管、微波导腔、微波谐振腔、无电极灯管、光反射面和微波屏蔽网,微波屏蔽网包括框架和铝合金屏蔽网,铝合金屏蔽网包括方形网面1和设置在方形网面1四边位置的四个挡边2,四个挡边2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的框架为与方形网面1匹配的方形框架,框架固定在铝合金屏蔽网的四个挡边2上。
作为优选,铝合金屏蔽网的方形网面1上具有均匀排列的菱形网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铝合金屏蔽网制作简单方便,与框架配合固定后,密封性好,可靠性高。与传统工艺采用的不锈钢丝网相比,不锈钢丝网制作困难,且容易破损,密封操作复杂,且效果差,可靠性低,经常发生放电打火等故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紫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紫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充电架的数据收发模块
- 下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隧道式读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