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2092.4 | 申请日: | 2013-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 地址: | 214156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硫 废渣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对烟气脱硫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烟气脱硫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镁法脱硫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镁法脱硫衍生的脱硫渣的环保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原因是脱硫产物中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不能有效地与其它废渣进行分离。镁法湿式烟气脱硫,其脱硫产物为亚硝酸镁,此物质是不溶于水沉淀物,很难与其它废渣进行有效分离,这对脱硫废渣的处理带来困难,废渣中有用成分得不到很好的资源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其能够使镁法脱硫的废渣无害排放和资源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渣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其包括外筒体和固定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其中,所述外筒体包括直筒部和连接于直筒部下端的锥形筒,所述直筒部的下部对应设置有进、出液口,所述锥形筒的底端开设有排渣口,且所述锥形筒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内筒体的顶端固定有与外筒体相连通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浮动罩,且所述内筒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
特别地,所述内筒体通过上、下固定架固定于外筒体内。
特别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均布于锥形筒内壁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空气输送管道连接鼓风机。
特别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均布于内筒体内壁的若干根电加热管。
特别地,所述加热管采用直管式或蛇形加热管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能使亚硫酸镁氧化成硫酸镁的效率达到95%以上,便于镁法脱硫渣无害排放和资源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镁法脱硫的废渣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内通过上固定架12和下固定架13固定有内筒体2,所述外筒体1包括直筒部10和连接于直筒部10下端的锥形筒11,所述直筒部10的下部对应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所述锥形筒11的底端开设有排渣口5,且所述锥形筒11的内壁均布有曝气管6,所述曝气管6通过空气输送管道连接鼓风机,所述内筒体2的顶端固定有与外筒体1相连通的导流片7,所述导流片7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浮动罩8,且所述内筒体2内设置有若干根直管式电加热管9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电加热管9由控制器控制其工作,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电加热管9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4实时检测温度,并将该温度发送给电加热管9的控制器,由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加热管9来对被加热液体进行恒温控制。
工作时,首先关闭排渣口5和出液口4,脱硫产生的废渣先用泥浆泵通过进液口3抽到外筒体1,然后按照1~10的比例从塔顶放入常温的工业水稀释脱硫渣形成混合水;再将MgSO3氧化成MgSO4,启动电加热管9,使混合水的水温达到70℃,并在温度传感器14的控制下保持恒温,开启曝气机,通过曝气管6向塔内曝气,促使混合水从内筒体2下部向上翻腾,混合水通过导流片7流向外筒体1上部回到内筒体2下部,参与曝气循环,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曝气循环完成后,关闭进液口3和出液口4,打开排渣口5,放出混合水,进入下一步处理的过程;然后,关闭排渣口5和出液口4,进入重复上述处理过程。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森林防火监测报警用前端基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防盗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