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相射流灭火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1364.9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舒中俊;吕鹏;董希琳;张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C31/07 | 分类号: | A62C31/07;A62C3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射流 灭火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喷头,特别涉及一种多相射流灭火喷头。
背景技术
多相射流灭火技术是一种基于多相流和射流的理论基础之上,集多种类型灭火剂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灭火技术,对石油化工火灾的灭火效果尤其突出。在消防领域中两相射流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气液两相流(泡沫灭火剂,高压细水雾等)、气固两相流(普通干粉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冷热气溶胶灭火剂等)。为了能够同时发挥不同类型灭火剂的灭火优势,实现相应的复合灭火效应,需要在灭火过程中将各类灭火剂进行联合喷射,构成多相射流灭火技术。
实战中有将干粉与泡沫联用的方法,即利用干粉的快速消焰压制火势,再使用泡沫及时覆盖,但战术配合的难度及干粉与泡沫相互影响等因素,使得此方法一般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目前,由明光市浩淼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设计的干粉-泡沫联用的三相流消防车已投产使用,它是充分利用压缩气体爆发时的动能,将“气体-水系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以混合射流的方式射出,进行远距离喷射,其中的超细干粉灭火剂能够从水或泡沫灭火剂射流中分离出来,形成气溶胶灭火剂,发挥了“水系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复合灭火效能,大幅提高了火势控制能力和灭火效率,主要用于大型油罐区的防灭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发明设计了三相流手提灭火器,即以手提式两相流细水雾灭火装置为载体,将经过改性的干粉和水混合注入到灭火装置的气水混装瓶中,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喷射灭火,在密闭空间中的灭火效果良好,但在扑救敞开空间的油品火灾时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从灭火机理出发,对气体或气体驱动下的固体灭火介质与液体灭火介质,设计内外两个独立的喷射通道,实现多相射流灭火方式,可用于固体火、液体火以及复合火灾的扑救,尤其对甲类可燃液体生产线、石油化工生产线、汽轮机组及淬火油槽、大型变压器等场所中发生火灾迅速且损失严重的重点部位具有较好的控灭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固定或移动式灭火系统装置不能同时喷射干粉灭火剂和水系灭火剂,发挥多种灭火剂的优势及其复合灭火效应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既能喷射液态灭火介质如水、泡沫等,同时又能喷射气态或气体驱动下的固态灭火介质如干粉等的灭火喷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相射流灭火喷头,包括喷头内管、喷头外管、进气/固接头、进液接头、喷嘴、调节固定螺母、均流片;所述进气/固接头套在喷头内管的外面,喷头外管是由上部与下部焊接共同构成的,在喷头外管开口侧部焊接进液接头,喷头外管下部设有均流片,喷头内管作为气/固灭火介质的喷射通道,喷头内管与喷头外管形成的腔室作为液相灭火介质的喷射通道,通过调节喷头内管和喷头外管之间的螺纹配合,用调节固定螺母固定,得到不同的液体出口缝隙,喷嘴在喷头外管的下方。
喷嘴由锥形分流体组成,喷头内管与锥形分流体焊接。
喷嘴由内外两个空心圆台组成,内空心圆台用作锥形分流体,两个空心圆台由同心环垫片连接,在同心环垫片上沿圆周以一定的角度和宽度进行开槽。
喷嘴以喷枪套头的形式存在,喷枪套头内壁与喷头内管的外壁共同形成了同心环流道。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固”指气体或气体驱动下的固体。
喷头内管作为气/固灭火介质的喷射通道,由喷头内管外壁与喷头外管内壁形成的腔室作为液相灭火介质的喷射通道,各自独立不同的流道在物理上实现隔离,从而避免了不同相流体间由于压力变化造成相互影响。液相喷射通道中设置均流片,该均流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均流片前方形成一个缓冲室,高速的液相流体在该缓冲室短暂停留后,经过均流片上的导流槽均匀流向分流锥,避免了由液体的侧向流入而引起液体在管内分布不均;(2)均流片中间的同心圆用来固定喷头内管,使其保证一定的同心度,避免由液体对内管长时间侧向冲击导致内管的倾斜,从而确保整个流道内流体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所进行调节,气体或气体驱动下的固体灭火介质与液体灭火介质分别处在两个独立的流道中,这两种流体任一流体的压力变化均不会引起另一流体的变化,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能够产生复合灭火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1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井用连续油管打捞器
- 下一篇:一种联组窄V带